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1.
在植物检疫上占有特别重要位置的地中海实蝇和马铃薯癌肿病等10多种病虫,被禁止从其分布地域将寄主植物输入。除了朝鲜半岛与中国台湾省以外,其他各国的水稻、稻草等也因有病虫的危险而被禁止输入。仅次于上述禁止输入的病虫对象物品以外,就  相似文献   
2.
自然草地放牧牦牛脏器中硒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放牧牦牛脏器中硒浓度基础值及补无机硒后的变化 ,对 6头 1~ 4岁自然放牧牦牛 (投硒组 2头 ,按0 .2mg/kg体重肌肉内注射亚硒酸钠后第 42d ,对照群 4头未作处理 )部分脏器含硒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该地区 5 5头放牧牦牛血清中硒浓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①各脏器中含硒量以肾脏中呈显著高值 (2 12 2~ 3 70 9μg/kg) ;②牦牛肌注亚硒酸钠后各脏器中含硒量均有增加 ,其中心脏 ,肝脏 ,血液中含硒量的增加极显著 (P <0 .0 0 1) ;③放牧牦牛血清中硒浓度呈 2 1.76± 4.70 μg/kg的低值。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保山烟区生产品种单一、烟叶品质不断下降的困局,保障当地烟叶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以云烟99、云烟100、云烟105、云烟113、云烟116、云烟206和NC71为参试品种,以K326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等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云烟100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最大叶长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云烟99、云烟100产量较K326显著提高10.00%、14.31%以上,产值较K326显著提高27%、25%以上;各供试品种中云烟99化学成分更协调,云烟100化学品质略逊于K326.综合各方面性状表现,云烟99和云烟100在保山地区总体表现较好,可进行小面积生产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4.
改善猪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利用分子育种方法鉴定猪肉质相关基因和标记的研究进行综述.家畜基因组序列的大量解读为鉴定复杂性状的候选基因和QTL效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猪基因组序列的解读,为研究猪的生物学系统提供了基础知识,并且还为其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基因组学这个领域中,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能够同时关注许多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基因的功能和调控以及基因是怎样参与到复杂表型性状的控制网络中.特别是对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全基因组表达谱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肉质性状相关生物学功能和生理学过程的研究提供非常有用的工具.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整合起来也是充分挖掘分子育种信息的基础.这些知识的发展将有益于科学家和养殖户将分子数据应用到育种程序中,进而改进传统育种选择方案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分布于大小凉山地区的凉山猪以其优良的肉质和抗寒、耐粗饲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中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凉山猪的数量正逐渐减少,凉山猪的保种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凉山猪的品种特征、生活环境和保护现状进行简要叙述,以提供一些凉山猪的基础资料,旨在推动对凉山猪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凉山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情况,试验选择40头(公母各半,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体重20 kg、平均日龄为95日龄的凉山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喂至225日龄,发现,从95~218日龄之间,平均日增重持续上升,218日龄以后迅速下降;95~225日龄间的料肉比逐渐增加,饲料报酬越来越低,全程料肉比为4.18∶1。综合确定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凉山猪的适宜屠宰日龄为218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7.
投硒后放牧牦牛血硒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牦牛补硒后血中硒浓度变化,对放牧牦牛按每100kg体重20mg,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投硒,投药后每间隔1周进行采血,对6周间全血,血浆中硒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浆中硒浓度随投硒显著上升(P<0.01),第1周后增至投予前的约3倍,第2周后现最大值(91.46±14.63μg/kg),第3周后开始下降,至4周后降至投前的水平;全血中Se浓度与血浆同样增大,投予后第2周时呈现最大值(129.81±36μg/kg)以后,血中硒浓度至第6周时仍维持107.55μg/kg的高值,约为对照群的3倍,至52周后投硒群牦牛血液中硒浓度仍为对照群的约2倍。试验期间,对照群血液、血浆中硒浓度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