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含有裂解酶基因重组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电转化至粗糙型布鲁菌M111中,构建重组布鲁菌M111(pBBRlMCS::PR-PL-E)。重组菌株在28℃培养,42℃诱导表达裂解酶E,从而制备布鲁菌菌壳。绘制布鲁菌生长曲线及裂解曲线,计算裂解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布鲁菌菌壳的形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布鲁菌菌壳,温控裂解质粒pBBRIMCS::PR-PL-E对布鲁菌的裂解率为10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菌内容物部分流出,细菌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粗糙型布鲁菌菌壳,初步研究了其基本特性,为下-步开展布鲁菌菌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2种不同的重组溶菌质粒转化至鸡痢疾志贺菌中,构建含有双重溶菌质粒的志贺菌重组菌株,以提高该菌菌壳制备的裂解率和稳定性,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用重组溶菌质粒pBV220::E和pBBRIMCS-E共同转化到鸡痢疾志贺菌,构建志贺菌重组菌株Sd(pBV220::E/pBBRI MCS-E),重组菌株于28 C培养至D600值为0.5时升至42℃继续培养,间隔30 min检测菌液D600值,进行重组菌株的溶菌裂解动力学比较试验,绘制裂解曲线图并计算出裂解率,制备菌壳并对其形态进行电镜观察.重组菌株Sd(pBV220::E/pBBRIMCS-E)经42℃诱导后可形成菌壳且保留了基本的细胞形态,裂解率达到了99.999 9%.本研究成功制备出鸡痢疾志贺菌菌壳,为研究利用该菌菌壳预防鸡痢疾志贺菌病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含有裂解酶基因重组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电转化至粗糙型布鲁菌M111中,构建重组布鲁菌M111(pBBR1MCS∷PR-PL-E)。重组菌株在28℃培养,42℃诱导表达裂解酶E,从而制备布鲁菌菌壳。绘制布鲁菌生长曲线及裂解曲线,计算裂解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布鲁菌菌壳的形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布鲁菌菌壳,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对布鲁菌的裂解率为10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菌内容物部分流出,细菌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粗糙型布鲁菌菌壳,初步研究了其基本特性,为下一步开展布鲁菌菌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19种中药对该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检测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4 h生长为针尖状透明菌落、呈β溶血,革兰染色为阳性圆球状、3~5个连接呈短链状,生化特性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相符,将其命名为MLQJ-1;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LQJ-1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同源性高达99.72%,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鉴定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LQJ-1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10种抗菌药耐药;苦地丁、苦参、黄芩和千里光对MLQJ-1的MIC值介于1.9~15.6 mg/mL,MBC值介于1.9~31.2 mg/mL;小鼠腹腔接种MLQJ-1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