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根据近期国外有关资料和刊物发表的关于草地放牧制度评价方面的论述及研究结果,论述了连续放牧与划区轮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家畜增重、牧草生长、家畜营养摄入和家畜行为的影响。认为影响草地牧草生长及家畜表现各方面的并不是放牧制度本身,而与其载畜率及采用的放牧技术手段和放牧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草地资源遥感开拓了草地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应用电子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草地资源管理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尚难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因此,提高目视解译技术,将其由定性分类发展到定量分析是提高和普及草地资源遥感技术的重要任务。1983年,我们在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应用陆地卫星影象目视解译抽样技术进行了草地资源调查,编绘了草地类型图,计算了各类型草地的面积,估测了草地生产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作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切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体。近年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逐渐全面,对它的开发利用更加深入。同时,对于盲目地滥用资源而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  相似文献   
4.
<正> 在草地科学研究中,对牧草生长和家畜放牧利用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常使用植物群落学、生理生态学、畜牧学和生长分析等方法。随着植物种群生态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其研究方法在草地放牧生态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生命统计分析(Demographic analyses)或组织周转(Tissue  相似文献   
5.
<正> 牧草被刈牧(defoliation)后的再生过程,是植物动用它的所有营养源以补偿它的生长所需的营养亏缺和调整生理反应以维持持续生长的过程(Chapman和Lemaire,1993)。植物可以对刈牧作出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反应,其中包括短周期的生理学的调控和长周期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下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1632.5vs.1462.3kg/头)。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的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轻牧次之,重牧最低,分别为1724.5、1571.1和1331.2kgh头。放牧期间两种放牧制间奶牛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以轮牧制较高(0.224vs.0.205kg/头·天);三种放牧强度间奶牛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B3>B2>B1,分别为0.242、0.225和0.176kg/头·天。不同放牧处理对牛奶比重影响不大。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平均日增重增加影响不显著,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刈割后叶片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禾草刈割后,不同再生期的叶伸长率,萎蔫率、净生长率及叶片发生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刈割强度影响不显著,留茬高度在5cm与10cm之间,上述各项参数相对稳定,叶片动态对草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议以叶片动态作为刈割和放牧的判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增加,奶牛对草地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轻。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全氮、速效钾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各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