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江南一带在春蚕后期和制种阶段,往往遇到高温(28℃左右)。为了查明高温对蚕种生产是否有影响。对蚕蛾在交配、产卵期的不同温度作了产卵量的对比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2.
<正> 为提高养蚕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蚕区劳动力日益紧张的矛盾,我们就现行芽叶或片叶饲养采用蚕座覆盖,并配合相应措施,减少给桑回数,对给桑回数降至2~3回的少回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蚕品种 1986年春、中秋、晚秋蚕期为苏_5×苏_6,1987年中秋蚕期为75新×7532。2.试验方法各区1~4龄为穿孔塑料膜覆盖2回育(1~2龄上盖下垫四面包折,3~4龄只盖不垫,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膜换气)。五龄开始分设2回育,3回育,分别采用孔径约0.2mm 的聚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3.
<正> 在养蚕生产上,对小蚕(第1—3龄)饲养的温度比较重视,蚕饲养到三龄以后就“出火了”,放在天温中饲养。在春期、晚秋期常常会遇到20℃左右的低温,由于蚕已分发到千家万户饲养,很难升至目的适温饲养,而第四龄与第五龄蚕对低温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从而会产生不良影响,但究竟会产  相似文献   
4.
<正> 稀土元素是钇和镧系元素的总称,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钜(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和钇(Y)诸元素。我国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稀土元素有着良好的前景。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五龄期蚕座面积大,食桑多,给桑次数和所化劳动力较多的特点,国内外都在进行少回育试验研究。其中大蚕覆盖育的报导较多,认为覆盖后一日三回育对饲育成绩无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降低覆盖材料成本、提高实用化程度出发,1986年试用农用地膜穿孔后进行覆盖少回育试验,经一年四期试养,效果较好,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昆虫内分泌与生殖的关系研究,早在1935—1936年Wiggleswortn和Weed,先后提出了内分泌物质促进生殖的理论,后又有许多报道证实这一理论。但是在鳞翅目昆虫中,除已肯定有作用的大菜粉蝶Pieris brasscae等(Karlinsky,1962,1963)4种外,而在其它大多数鳞翅目昆虫中均为否定的结果。从此,该一理论,特别是对那些成虫寿命短而又不取食的蛾类中,处于难以解释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桑叶是蚕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叶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叶质除受桑树品种、肥培管理水平和桑叶的采运影响以外,同桑叶的贮藏是否合理也有很大关系.特别在5龄期,用叶量多,劳力紧,贮桑是必要的.贮桑的原则是保持叶质新鲜,防止桑叶变质.1982年春5月中下旬,苏州地区正遇干旱,平均气温在23.5℃,相对湿度在70%左右.桑叶含水率仅72%,桑叶水分少,必然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蚕茧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夏秋茧净度有所下降,为此,这两年我们做了些调查和试验,探索夏秋茧净度降低的原因。结果如下:一、净度的高低与蚕品种有关:不同蚕品种在同一夏秋期饲养,其净度有开差,以苏_5×苏_6(正反交)净度较好,其次是苏_4×苏_3·秋_3(正反交),A四元最差,成绩约低6~16分,其中4A·2A·×1A·3A 仅84分左右(表1)。  相似文献   
9.
蜕皮激素在养蚕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是能促进熟蚕齐一,缩短龄期,提早上蔟,节约桑叶和劳力,并对叶蚕平衡起着调节作用,减少蚕病的传染。而对蚕茧产量略有下降,这已众所周知,但是,蜕皮激素在蚕种生产上应用,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是否有影响,未见报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养蚕生产采桑叶,习惯每天分朝、夕二次采叶,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户养蚕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不足,养蚕技术上少回育的推行,不少地方一天只采一次桑,以节约时间。但一日采一次究竟朝采桑好、还是夕采桑好,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