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义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该病的危害不仅足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是鸡类家禽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表现在蛋鸡类家禽上的特征是"一快、一慢、两高"。即染病产蛋率下降快、病愈产蛋率回升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一般的,患该病的鸡群同时极易感染其他病原体如寄生虫、大肠杆菌等,继而引发内源性感染,笔者通过一起大肠杆菌、球虫病并发的蛋鸡新城疫病例,描述发病及治疗情况并结合该实例总结该类病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直接培养法"和"PCR法"两种支原体检测方法.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共同应用于生产检验,在为生产提供及时可靠数据的同时对产品严格把关,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RT-PCR方法从某猪场病猪体内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命名为PRRSV GD-ZQ株,可致Marc-145细胞病变。细胞分离培育病毒至增殖性能稳定后,分别扩增分离病毒的Nsp2、ORF3、ORF5基因并测序,绘制进化树比较分析遗传进化。结果显示分离毒株的Nsp2、ORF3、ORF5基因序列与美洲型VR-2332、CH-1a等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9.0%~95.8%之间,与欧洲毒株LV的相似性在48.2%~49.3%之间,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与CH-1a株处于同一分支,分离毒株的Nsp2序列与以HEB1为代表的PRRSV变异株相似性在98.3%~99.4%之间。该病毒在细胞盲传5代能产生稳定规律细胞病变(CPE),且第5代病毒TCID50达10-5.6/0.1 mL。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D-ZQ分离株是PRRSV变异株,具有"高热病"PRRSV毒株的变异特点,为了解PRRSV在时间上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规律、变异幅度和变异范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序列,选择5'NTR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gnum探针,通过矩阵法筛选引物探针的最佳浓度,建立了检测BVDV的荧光RT-PCR方法.结果显示,用1.5μL上下游引物混合液(10 μmol/L)和0.5 μL探针溶液(10 μmol/L)对BVDV进行检测,可获得较小Ct值、较高吸光值,并可降低检测成本.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将该方法应用在疫苗生产中,可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合格的原辅材料和半成品,为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两种支原体检测方法,直接培养法和PCR方法。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共同应用于生产检验,为生产提供及时可靠数据的同时对产品严格把关,提高产品质量,对树立公司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室结合禽病临床表现,通过ELISA及PCR方法,检测广东某低免蛋鸡场的鸡白血病J亚型。结果表明,发病鸡群ALV-J亚型的抗体检出率最高可达约34%。病变组织用RCR方法能检到ALV-J约545bp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8.
从广东部分猪场发病猪的肺脏、气管和扁桃体分离细菌并培养,获得3株可疑菌株。根据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以及菌落的形态、菌体特征和生化试验结果,初步鉴定所分离的3株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在细菌学鉴定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特异性PCR检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3株菌株均扩增出822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进一步证实了所分离的3株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