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二价活疫苗商品肉鸡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二价活疫苗商品肉鸡免疫效力试验@刘爵@刘有昌@姚炜光@周蛟@王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二价活疫苗商品肉鸡免疫效力试验*刘爵刘有昌姚炜光周蛟王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淀10008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LX株感染SPF鸡免疫器官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动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超强毒LX株接种2周龄SPF雏鸡,在其法氏囊、脾脏、胸腺、盲肠扁桃体、骨髓和哈氏腺中均可检出IBDV抗原的存在和CD4^ 与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改变。在法氏囊中,CD4^ 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滤泡间隙和滤泡皮质,而CD8^ T淋巴细胞则丰在于整个淋巴滤泡和滤泡间隙,并且CD8^ 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CD4^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14d仍未见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小动脉淋巴鞘或散在,而CD8^ T淋巴细胞则多存在于外周小动脉淋巴鞘和红髓。接种后胸腺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在皮质中减少,但在髓质增多,尤其是CD8^ T淋巴细胞数明显多于CD4^+T淋巴细胞。盲肠扁桃体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发生中心,尤其是CD8^ T淋巴细胞数比CD4^ T淋巴细胞明显多。骨髓和哈氏腺中也可见CD4^ 和CD8^ T淋巴细胞,而且CD8^ T淋巴细胞更多。在这些淋巴器官中,病毒损伤部位出现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迁入聚集,表明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IBDV超强毒的免疫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使用SPF和百免疫雏鸡分别对连续3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进行了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在21d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特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平均囊脂数为0.76以上。1/5剂量免疫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14d后中和抗体达371.5(GMT)以上,21d时中和抗体为977.2以上,攻击标准I型强毒GJ801F15代囊毒的保护率为90%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也说明Vero细胞罐培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纯化.将禽脑脊髓炎病毒(AEV)L2Z株、Van Roekel株和1143株分别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接毒后13天,收集脑、消化道及胰腺,用玻璃匀浆器制成10%的组织悬液.组织悬液经3次反复冻融后,以4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而后用氯仿处理,取水相,经冷冻真空浓缩,进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取出含AEV的组分,用PBS稀释后超速离心除去蔗糖,得到提纯的病毒.病毒样品经2%磷钨酸负染,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典型的病毒粒子,大小为24~28nm.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后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IBDV超强毒株LX株接种2周龄SPF雏鸡后,其致病性不同于经典强毒株CJ801株,它主要引起接种鸡全身性炎症反应,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大量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崩解,胸腺皮质严重萎缩、坏死,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在接种后14d法氏囊淋巴滤泡严重萎缩、淋巴细胞排空形成囊腺样结构,未见恢复正常,其它免疫器官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电镜观察,接种后2和4d可见胸腺淋巴细胞胞浆浓集、染色质周边化形成新月形,表现细胞凋亡特征;在法氏囊坏死淋巴细胞胞浆中可见60nm大小呈晶格排列或散在的病毒粒子。研究初步探明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研究出用迭代法计算有规律系谱畜禽的近交系数.在满足使用条件下,此法不必查找通径回路数,即可用计算机迅速、准确地算出多世代育种个体的近交系数.已实际应用于蛋鸡育种的数值计算中.比用人工查找通径法计算近交系数提高工效60倍以上.获得良好结果.因方法简便也适合于手算,有实用价值.但本迭代公式并非通用近交系数计算公式,有使用条件.这是其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7.
鸡IBD(BKF株)油佐剂灭活疫苗是1986年研制成功的.至今,从制苗工艺研制、改进及乳化设备换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开始使用的设备为组织捣碎机或高速匀浆机,其额定转(?)大都在0~2万转.此阶段完成了疫苗制造工艺的研究、检验及制造规程,但疫苗产量少,属实验室规模.②引进了胶体磨,使该疫苗的乳化工艺及生产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试制出的油佐剂疫苗经实际测定,其液珠直径一般在1~5μm之间.多数集中在2~5μm之间.③引进小型高压均质机.  相似文献   
8.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的攻击保护滴度的测定。SPF雏鸡14日龄免疫,于免疫后7d、8d、9d、10d、12d、14d采血进行IBD中和抗体的测定,同量分别进行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的攻击,建立抗体滴度与攻击保护率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二价苗免疫后14dIBD中和抗体滴度达到2968(GMT),其对CJ801株和1084株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9.21%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