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4个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青·行×进·锦,定名为玉蚕一号。玉蚕一号参加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的实用经济性状优良,表现出抗逆性强、耐高温多湿、产茧量性状稳定、茧丝品质优的特点:4龄结茧率和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7.16%、94.41%,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为1.658 g、0.384 g、23.16%,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88%、11.95%和1.67百分点;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为16.054 kg、3.71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51%和11.55%;干茧出丝率43.74%,比对照品种提高1.09百分点;一粒茧丝长1 119.5 m,比对照品种增加123 m;解舒率77.87%,与对照品种相仿;洁净92.4分,略低于对照品种;张种产茧量33.20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已于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我区从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是秋蚕饲养最多的时间,日中经常出在90°F以上的高温和持续10天以上的炎热天气.虽然早晚气温没有夏季那么高,养蚕条件没有夏季那样高温多湿,但气候干燥,叶质营养较差,对养好蚕仍有较大的威胁.对于如何解决茧丝质量与强健性的矛盾,选育适合我区的秋蚕新品种,根据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89年开始合作选配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于1992-1993年广西、广东两省分别通过品种省级审定,主要经济性状成绩超过两省的现行推广品种“桂夏二号”(广西)、“两广一号”(广东)。其主要优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适应性广,平均单产25-27公斤;茧层率21-22%;单茧丝长1052米,解舒75%,净度92分左右,干茧出丝率40.27%。据统计至1994年已累计推广300多万张,其中广西累计200多万张,占全区发种量80%,广东累计75万张左右,其它四川、海南、福建等省累计25万张,到1994年累计该品种所增总产值达2亿元(其中广西1.4亿),现己为两广新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我区蚕期气候经常处于闷热的环境,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品种比较困难,过去春秋蚕期也曾推广从苏浙引进的二化多丝量品种“苏17×苏16”,因其生命力低,繁种困难,近年已淘汰.当前我区春秋蚕期主要推广饲养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较低的夏秋蚕品种“桂夏二号”.  相似文献   
5.
桑蚕的夏蚕杂交育种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体质与茧丝质的矛盾,尤其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培育多化×二化的品种,体质与茧丝质的矛盾更加突出。体质提高了,茧丝质会急速下降,反之,茧丝质提高了,体质又会变弱。怎样解决好体质与茧丝质的矛盾是当前我区桑蚕夏蚕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根据近年来的夏蚕育种实践,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珠江流域桑蚕育种协作会议,自1980年召开第二次会议以来,至今已经四年了.秋蚕品种选育进展较快,而夏蚕品种育种技术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育种进展是较缓慢的.为了加强协作,交流经验,现将我们近年桑蚕育种情况和几点不成熟意见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姚福广 《云南林业》2006,27(5):32-32
今年7月,署日正盛,却有人在云南省屏边县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中发现了2株鲜花盛开的杜鹃,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8.
广西属华南亚热带气候,桑树生长旺盛、生长期长,年中养蚕批次多而且密、连续不断,形成亩产桑叶和蚕茧特别高的独特优势。但高温多湿和闷热时间长又易导致蚕病发生,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能选育适应这种气候的抗高温、多湿的抗逆性强和茧丝质、量兼优的蚕品种,才能适应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我站桑蚕品种选育从1972年才开始,比全国各省区桑蚕育种都要晚,而且起步唯艰,一切从头开始。经过了20年时间,越过了种种困难和重重障碍,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留下闪光的足迹。1 第一对蚕品种“桂夏一号”的育成1975年我站育成第一对适应…  相似文献   
9.
“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该品种杂交原种好养、易繁、产卵多、产附好,繁殖系数提高20%~25%;杂交种好养、稳产、丝质优、全茧量、茧层率、单产、单茧丝长、净度、出丝率等均超对照种,生命率与对照相仿,是适应于两广及兄弟省夏秋高温饲养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属华南亚热带气候,桑树生长旺盛、生长期长,年中养蚕批次多而且密、连续不断,形成亩产桑叶和蚕茧特别高的独特优势。但高温多湿和闷热时间长又易导致蚕病发生,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能选育适应这种气候的抗高温、多湿的抗逆性强和茧丝质、量兼优的蚕品种,才能适应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