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瘤胃原虫自溶的初步研究,可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蛋白循环的研究及相关调控技术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采用氧诱导自溶的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原虫形态、自溶度、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氧诱导处理原虫形态变化明显,表现出自溶特征。前期(0~4 h)自溶速度较快,4 h胞内蛋白释放达50%。自溶组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9.92%(P0.05);而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41.01%(P0.01)。胞外蛋白酶活性与原虫自溶度相关性最高(r=0.703)。脂肪酶活性对于原虫自溶度的直接效应最强(P=0.586)。综上所述,氧诱导处理使瘤胃原虫发生自溶,据此建立自溶模型。脂肪酶的作用是瘤胃原虫自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度法在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荧光光度法研究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集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细菌的荧光强度为主要测定指标,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作用.结果表明,DAPI标记的瘤胃细菌浓度与其荧光强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995 2).在日粮粗精比为7:3的条件下,徐淮山羊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为370.89 cells/(cell·h),瘤胃内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吞噬量在60 min达到饱和,其最大吞噬量为370,89 ceIls/cell.结果提示,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固镇供电公司在调度自动化安装过程中碰到了“四合一”集控台与 RTU远动设备之间事故总信号无法连接的问题 ,即如何在“四合一”集控台上取事故总信号。我们知道 RTU有有源端子和无源端子 ,利用RTU的有源端子 ,在“四合一”集控台上找到当集控台发事故信号时即导通的一对接点就可以了。改造后的“四合一”集控台的事故报警电路如图 1。图 1 事故报警回路改造原理图当事故跳闸后 ,A点将变为 1 2 V高电位 ,启动事故音响发出音响信号。从 A点取电位 ,到自制电路板B,当 B点为高电位时 ,将启动由 5 5 5集成电路组成的施密斯触发器 ,使它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