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43份寒地稗草的21个形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1个形态性状中有6个性状只表现出一种表型,是相对稳定的形态性状,其余15个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其中,叶长、叶宽和总状花序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7.51%、23.28%和16.74%。(2)部分数量性状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如叶长与圆锥花序长度和株高、叶宽与主茎直径、圆锥花序长度与总状花序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圆锥花序长度、总状花序长度、小穗长度、主茎直径、小穗颜色、圆锥花序弯曲程度和株高等性状是造成寒地稗草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4)寒地稗草在遗传距离12.5处被划分成4大类群,且各类群间形态性状差异显著。第Ⅰ类群植株高大,但茎秆较细;第Ⅱ类群植株矮小纤细;第Ⅲ类群植株矮小但茎秆粗壮;第Ⅳ类群植株高大粗壮。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