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青榨槭种子的休眠特性,采取低温层积和赤霉素处理两种催芽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研究破除青榨槭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青榨槭种子经低温层积14d或500mg/LGA3浸种处理后,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达到最高,是打破青榨槭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孔迪 《山东饲料》2005,(5):20-20
莲藕覆盖地膜,具有增温、杀草、节水、保肥等功效,可早种、早收,增产、增效,是我县继地膜水稻后的又一大创新。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湿地松、枫香的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呼吸强度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呼吸强度;不同的混交方式,其效果也各不相同,行间混交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4.
孔迪 《山东饲料》2005,(2):19-19
樱桃番茄具有果型小巧、色泽鲜艳、生食口味好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量逐渐增加。用于室内观赏的樱桃番茄,在栽培技术上与无限生长类型品种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孔迪 《山东饲料》2004,(11):20-21
乳黄瓜是高产作物,平均每1/15公顷产2682千克,产值805元,高的单产在5000千克以上,产值可达1500元。  相似文献   
6.
石胡荽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畅  姜朋  孔迪  徐娜  姜长阳 《特产研究》2011,33(4):16-19,22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实现石胡荽人工栽培,我们以石胡荽嫩茎为材料进行了不定芽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继代、移栽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4mg/L+NAA 0.1mg/L是石胡荽嫩茎直接诱导分化不定芽的理想培养基;MS+NAA0.1mg/L+GA3 0.5mg/L+6-BA 0.6mg/L是石胡荽不定芽增殖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把不定芽下部切口浸入浓度为40mg/L的IAA溶液处理6min后,接种到N6+NAA 0.2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石胡荽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易成活,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石胡荽的所有植物学性状。建立起石胡荽嫩茎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教槽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设立Ⅰ型添加剂组(由丙二醇及丙三醇按一定比例配制)、Ⅱ型添加剂组(由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按一定比例配制)、Ⅲ型添加剂组(由复合磷酸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Ⅰ型复合添加剂组(Ⅱ型添加剂和Ⅲ型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Ⅱ型复合添加剂组(由Ⅰ型添加剂、Ⅰ型复合添加剂和柠檬酸按一定比例配制)和空白组。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究5种添加剂对饲料中水活度、水分含量、霉菌总数以及表观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期内饲料中的水活度呈现先下降,后不变的趋势,Ⅱ型复合添加剂组和Ⅰ型添加剂组的水活度低于其他组(P<0.05),且水活度低于0.8;Ⅰ型添加剂组水分含量降低得最缓慢,其次为Ⅱ型复合添加剂组;在储存期内,各试验组的霉菌总数均低于同期空白组(P<0.05),Ⅱ型复合添加剂组霉菌总数同期最低且感官评价最佳。综上,Ⅱ型复合添加剂组综合防霉效果最好,水活度及霉菌总数低于其他组(P<0.05),可选择Ⅱ型复合添加剂组作为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主要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糊化度与调质加水量(A)、挤出温度(B)和螺杆转速(C)关系的二次回归方程:R=88.45-2.09A+2.2B+0.65C+0.93AB-0.75AC+0.3BC-2.8A2-1.61B2-2.47C2经回归分析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 98.81%,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糊化度预测值为89.51%,经验证试验在最佳加工工艺参数条件(调质加水量21.4%、挤出温度123 ℃、螺杆转速326 r/min)下,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糊化度实测值为89.33%,回归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1%,说明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有较好的拟合度,回归模型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糊化度|教槽料|工艺|响应面法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仔猪教槽料的制备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饲料成品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加工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熟化软颗粒教槽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添加量(12%~24%)、出口温度(115~135℃)、螺杆转速(180~380 r/min)对饲料硬度、凝胶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以水分的添加量(14%、16%、18%、20%、22%)、出口温度(116、120、124、128、132℃)和螺杆转速(220、250、280、310、340r/min)为试验因素,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各因素适宜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并以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度为评价指标进行验证试验。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水分添加量为20%,出口温度为132℃,螺杆转速为32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出的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教槽料淀粉糊化度为85.9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