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种群径级结构及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种群调查数据和材料为基础,编制特定时间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期望寿命曲线和亏损度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值(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进一步分析说明梭梭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径级结构属于正金字塔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凹曲线,结合生存函数曲线,能充分说明乌兰布和沙漠梭梭种群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幼龄期Ⅰ、Ⅱ径级和衰亡期Ⅺ径级的梭梭种群死亡概率和死亡速率都较高,第Ⅴ~Ⅶ径级梭梭种群生存质量较好,生命活动达到旺盛期,属于成年旺盛梭梭种群.  相似文献   
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黄土高原西部坡耕地上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传统耕作与免耕秸秆覆盖两种耕作措施下春小麦、鹰嘴豆、马铃薯与苜蓿间作对土壤水分和水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NTS处理增加地表覆盖,保蓄作物生育期内的降雨效果明显,模拟降雨后不同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NTSpl>NTScl>NTSwl>Tpl>Tcl>Twl.(2)不同处理径流过程分为产流、峰值、稳定、消失4个过程;土壤侵蚀分为发生、峰值、削减3个过程.(3)不同处理径流总量、侵蚀总量排序均为:Twl>NTSwl>Tcl>NTScl>Tpl>NTSpl,通过聚类分析得出NTS处理的马铃薯与苜蓿间作模式水土保持效应最佳,适合在黄土高原西部推广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度为6°~7°之间的坡耕地上,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实施了3a的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试验设传统耕作下甘草与板蓝根间作(TIL)、甘草与春小麦间作(TWL)、免耕不覆盖下甘草与板蓝根间作(NTIL)、甘草与春小麦间作(NTWL)、免耕秸秆覆盖下甘草与板蓝根间作(NTSIL)、甘草与春小麦间作(NTSWL)6个处理。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效应,6个处理保持水土效应来看,从优至劣顺序为:NTSWLNTSILNTWLNTILTWLTIL。(2)免耕、免耕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的产流时间、径流量、产沙量均有显著差异。(3)甘草与春小麦间作模式的产流量、产沙量比甘草与板蓝根间作模式小,其中NTSWL保持水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来源于超嗜热菌Thermotoga petrophila(DSM13995)的普鲁兰酶基因,以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购买的基因组作为出发材料,克隆出普鲁兰酶基因TP-pul A;通过二步PCR方法构建含有该嗜热普鲁兰酶基因的载体pET21a-TP-pul A;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测定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TP-pul A为Ⅰ型普鲁兰酶,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是85℃,半衰期为26.28 h,Na~+、K~+、Ca~(2+)、Mg~(2+)对其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n~(2+)、Co~(2+)、AL~(3+)、Fe~(3+)、SDS及EDTA对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Km、Vmax、Kcat及Kcat/Km值分别为0.72 g·L-1、0.004 9 mmol·L~(-1)·s~(-1)、154.63 s~(-1)、214.76 L·g~(-1)·s~(-1)。本研究采用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比传统的筛菌方法简单方便耗时短,且获得的嗜热普鲁兰酶的热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对普鲁兰糖有较强的底物亲和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日光温室的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内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引起幼苗叶片氮素含量的下降,15℃/9℃低温处理的叶片氮素含量大幅下降,处理15 d后较处理前叶绿素下降了6.63%,15℃/9℃和10℃/5℃低温处理15 d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均下降,其中10℃/5℃处理较28℃/18℃处理,叶绿素a下降了45.6%、叶绿素b下降了42.5%,叶绿素(a+b)下降了4.48%;结果还显示,辣椒幼苗叶片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间呈正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功能性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7.8±0.6)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健康仔猪24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以基础饲粮为对照组,试验组饲粮分别补充啤酒酵母菌、碱性蛋白酶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均为200 mg/kg。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碱性蛋白酶组饲料增重比下降了4.94%(P<0.05),断奶仔猪血清葡萄糖、免疫球蛋白G(IgG)和球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0.43%、17.00%和15.15%(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分别添加碱性蛋白酶、啤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提高47.91%、39.76%、43.54%(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补充枯草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尿素氮水平降低了22.02%(P<0.05)。综上所述,添加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改善程度优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菌。  相似文献   
7.
针对毛乌素沙地土壤肥力低下、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以中科羊草为指示作物,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1∶2,即EC-T1、1∶1,即EC-T2和2∶1,即EC-T3)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风沙土物理结构。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7.55%、2.04%和0.93%,容重分别降低4.13%、4.65%和2.46%,孔隙度分别提高6.79%、5.10%和3.95%;②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的pH分别降低1.27%、2.51%和2.33%,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98.33%、148.33%和133.33%,速效钾分别提高49.58%、66.73%、41.09%,有效磷分别提升38.92%、64.32%、58.38%,水解氮分别提升148.82%、150.39%、196.20%;③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显著增加中科羊草株高、生物量及叶面积。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株高分别提高5.36%、11.37%和11.71%,生物量提高9.03%、42.88%和73.86%,叶面积提高54.09%、57.55%和96.86%。④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得分均高于CK,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配比2∶1的处理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得分为2.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