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根据GenBank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采用SOE—PCR技术构建双拷贝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过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亚克隆到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上,经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VAXI-2p23转染到BHK-21细胞,用IFA和RT—PCR来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以pMD-18T-p23和pMD-18T-IL-18克隆质粒为模板,应用重组PCR技术得到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将其先克隆到pMD-18-T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I-P23-IL-18。对该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BHK-21细胞,用RT-PCR和I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VAXIP23-IL-18构建成功,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本试验为p23-IL-18复合基因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套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弓形虫RH株、猪附红细胞体和犬新孢子虫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的最低DNA量为15 fg。在75份临床样本检测中,6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2.7%。由此可见所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为该病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检疫和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以牛瑟氏秦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SOE—PCR技术得到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将其先克隆到pMD18T—Simple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1—2p33。对该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BHK-21细胞,用RTPCR和I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VAX12p33构建成功并可以在BHK-21细胞中表达。本试验结果为p33双拷贝基因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扩增延边黄牛白细胞介素18(IL-18)全长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进化分析。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牛IL-18 cDNA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RT-PCR从刀豆蛋白(ConA)和植物分裂素(PHA)双重刺激36 h活化的延边黄牛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牛IL-18全长cDNA,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并做进化分析及二级结构预测。扩增出延边黄牛IL-18全长cDNA,大小为760 bp,其中有两个氨基酸突变。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延边黄牛IL-18与牛、山羊、绵羊、马和猪的同源性较高,均大于90%,与同种群牛的同源性最高,而与原鸡的同源性最低,为51.1%。本研究确定了IL-18的种群差异,并预测了二级结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延边黄牛IL-18的基因表达、生物活性及其作为佐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