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蚕胚胎头部形态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胚胎学的奠基学者,如Salvatico Siliestro(1878), Remo Grandori(1914), Alexander Tikhomiroff(1898),外山龟太郎(1902),水野辰五郎(1927),柳田赖母(1928)等,他们给家蚕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他们对家蚕头部详细发育的观察,还没有重视到一定的程度,于是关于家蚕头部的胚胎发育过程,在形态学上的资料亦感不足。可是在蚕种制造业上,对胚子发育阶段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家蚕核型多角体定量经口感染与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导言 一切有机体的免疫现象是发生于病原体对机体产生抗拮生理反应而出现。利用家蚕核型多角体为抗原,探讨对蚕体感染的生理病理现象,是家蚕免疫工作中最先的重要—环。近两年来,应用家蚕核型多角体口服定量感染的方法,已积累了一些资料,除供病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外,因对今日生产上发生蚕病的某些现象,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近30年中,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已由粪便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检查虫卵,发展到了用粪便水洗沉淀或用尼龙筛淘洗孵化毛蚴,以毛蚴为病原诊断的高度,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但是粪孵的操作烦琐,器具复杂,在观察中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大,为此经常出现了漏检和误诊的现象,对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在棉析  相似文献   
4.
5.
用棉析方法已将毛蚴从粪水中分离出来(1978),这在血吸虫病病原诊断中是一个重大突破。它简化了旧有的粪孵诊断法的烦琐劳动,受到疫区血防工作者的欢迎。但棉析法由于棉纤维有柔性,不能支撑于瓶颈;  相似文献   
6.
导言随着昆虫形态学的进步,鱗翅目幼虫用刚毛的毛序来作每一鱗翅目各科昆虫的特征代表①—⑦,已为分类学上提出很有用的依据,尤其在幼虫的原生刚毛型,它的位置变化最少,数量较最稳定,更具有代表各科昆虫特征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系到养蚕理论的基础数据的研究工作,对家蚕食桑绝对面积体积重量的测出,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文献的介绍。早在五、六十年前科学家们已重视这些数据的诞生,他们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方法上没有改进,要得出精密的数据来也没有成功。竟如目前常见的一般参考书籍中,沿用着平塚(1917)的测定资料一样,他们是用给桑量减去残桑量所得的相似食下量来推算的。  相似文献   
8.
湿育粪便孵化虫卵的诊断法乃将取得的日本血吸虫病牛粪便,用淡水淘洗干净,除去粪汁,捏成长块形粪团,在30°C中孵育24小时,再加水孵化,可比常规法(33.6%)提高2倍左右(66.4%)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引言 家蚕幼虫期的含水量是85%左右,与桑叶中的含水量(82%)是很接近的。家蚕水分主要来源于桑叶,其次是体内的中间代谢水。水分能影响蚕体康健,影响蚕茧的丰收。一般干旱地区的蚕茧产量均低于多水地区,也是水分生理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九五八年以来,蚕病的暴发問題不断出現。它的原因到現在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以說这些蚕病的暴发,既不是细菌病,也不是原虫病,而是病毒病。 一 两种学說 到目前为止,对蚕病暴发性的原因,大家都承认是病毒病。但是病毒病的发生問題,却有两种学說,即蚕体蛋白质因受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