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敬方 《畜牧与兽医》1997,29(4):149-151
在连续全同胞近交过程中,以70日龄血清胆固醇含量选育指标,通过后裔鉴定和定向选择,逐代提高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表明:随近交世代增加,血清胆固醇水平呈上升趋势,第15世代前上升快,选择效果明显,15世代后,逐渐进入选择极限。第15代可能为选择顶点,7~15代时,近交世代(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P〈0.01),回归公式为:y=1.1373+0.3247x而15~20代时二者间  相似文献   
2.
以绵羊及其胎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胆酸负荷对妊娠后期母体和胎儿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及其代谢物水平的影响。将7只确知妊娠时间的绵羊分为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2只,试验前装置颈静脉瘘,在妊娠90h和104d2闪给试验组静脉灌注胆酸盐1.1mg/kg,给对照组静脉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妊娠120d时手术安装胎儿后肢胫前动脉血管瘘。每天采胎儿和母体的血样,分离血浆,测定血浆IGF-2和主要代谢物水平。同时测定胎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羊IGF-2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反其胎儿IGF-2水平却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母羊的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分别比对照组35.64%;(3)试验组胎儿出生重比对照组小29.00%,胎龄短7.50d。因此认为,胆酸重复灌注可引起妊娠绵羊早产和胎儿出生重降低,而这可能与IGF-2和主要代谢物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泛论力克斯兔及在我国的选育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力克斯兔是一种名贵的皮用兔,被毛致密,针毛和绒毛等长,其裘皮制品轻柔、质优、美观。是一种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毛皮动物。本文试从育种学角度谈谈力克斯兔的起源及遗传性,同时探讨力克斯免在我国的选育方向问题。1 力克斯兔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分布力克斯兔最早于1919年在法国出现,它是由普通兔突变而来。最  相似文献   
4.
大鼠自发性脐疝观察初报恽时锋孙敬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南京210002脐疝(Umbilicalhernia)是指内脏自脐环中脱出的现象,人类常有发生。但在腹部外科学中对脐疝的研究一直缺乏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姚亚夫等曾报道了1例西德种狼犬的先...  相似文献   
5.
NJS系小鼠的多项遗传纯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作者培育的NJS小鼠进行了生化标志基因测试、免疫标志基因测试、毛色基因测试、皮肤移植试验、下颌骨形态分析等多项遗传监测。结果表明,控制NJS小鼠的生化、免疫、形态等遗传学性状的基因位点均已纯合,该小鼠符合近交系动物的遗传纯度要求。NJS小鼠是一株新培育的近交系,具有独特的遗传概貌和特性。所检的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5个生化标志基因未见与其他近交系小鼠完全相同。H-2位点基因为H-2Kd、H-2Dk。毛色基因型为AABBccDD。下颌骨形态判别函数DF1、DF2、DF3、DF4值分别为4.51、-6.31、0.16、-0.85。与近交系BALB/c、C57BL/6、615、SMMC/c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3.19、62.87、41.34、22.44。  相似文献   
6.
对獭兔体细胞染色体常规组型、G-分带核型和18S+28S NoRs定位及数目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獭兔的染包体常规组型为2n=44,12m+11sm+12st+9t;獭兔G-分带核型与Read-ing会议制定的家兔标准G-带核型基本一致;獭兔的Ag-NoRs定位于13、16和20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以及21号染色体长臂端部,单个细胞银染颗粒数目分布范围为1~6个,平均数为3.68个,众数为4。本研究还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獭兔的品种特征以及与其他品种家兔比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胆酸负荷对绵羊和大鼠血浆(血清)甘胆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湖羊通过颈静脉插管灌注较高剂量的胆酸和大鼠通过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胆酸造成胆酸负荷,研究其对血浆(血清)甘胆酸(C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湖羊血浆CG浓度在灌注胆酸后呈波动性变化,在18h和138h显著高于灌注前。大鼠以中胆酸组血清CG变动最为显著,灌注4h后开始升高,18h后达到显著水平,一直持续至138h,并在18,90,114和138h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胆酸组仅在灌注后18h血清CG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时间变化不显著;而高胆酸组在灌注后42,66,90和114h显著高于灌注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SCID小鼠与BALB/c小鼠的阴道开口时间,卵泡发育,精子发生及血浆促黄体素(LH)和睾酮(T)浓度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2种鼠阴道开口时间均为40日龄,均在30日龄时卵巢出现有腔卵泡,但SCID雌鼠45日龄有排卵,而同龄BALB/c雌鼠未见排卵;SCID雄鼠40日龄附睾涂片有活精子,BALB/c雄鼠45日龄附睾涂片可见活精子,SCID小鼠初情期似乎有比BALB/c小鼠初情期略早的趋  相似文献   
9.
在连续全同胞近交过程中,以70日龄血清胆固醇含量选育指标,通过后裔鉴定和定向选择,逐代提高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表明:随近交世代增加,血清胆固醇水平呈上升趋势。第15世代前上升快,选择效果明显。15世代后,逐渐进入选择极限。第15代可能为选择顶点。7~15代时,近交世代(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P<0.01),回归公式为:y=1.1373+0.3247x,而15~20代时二者间的直线回归关系不显著(P<0.05)。6~11代、11~15代、15~20代父子间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934、0.3683、0.4296(P<0.05)。第20世代时,雄、雌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37±0.40mmol·L-1、5.05±0.54mmol·L-1,是选择前的2.25、2.00倍。这些值已超过小鼠的正常值范围,表明该品系小鼠已呈高胆固醇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