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手段,结合科学设计的调查问卷,兼顾规模化猪场生产特点,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猪场主要疫病发生的主要风险来源及风险因素,给出科学的权重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多指标综合分析法"确立相应的权重,评估松江区猪场主要疫病发生的潜在风险水平为0.0109,定为低风险,为松江区猪场主要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疫苗的接种虽可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减少病毒的扩散,但仍不能完全阻止野毒的感染和排毒,猪常为带毒宿主,经免疫产生抗体后,仍不能清除强毒,呈带毒免疫状态。为了了解我区猪场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传播快、危害大的一类动物疫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安全。从最近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疫情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流行情况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呈现大规模流行趋势,2003年末~2004年初越南、泰国等国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β-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E)是一种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即神经兴奋剂,又名氨哮素、克喘素,化学名为羟基叔丁肾上腺素。 克伦特罗进入动物体内后它的代谢比较缓慢,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从生猪体内代谢完全,肺中停药4d天仍能检出,牛停药14d天后眼中残留量达15.1ng/g,肝中也能检出少量。因此其残留特别严重。人一旦食用了这种猪肉,将会导致肌肉震  相似文献   
5.
兽医诊断室的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不仅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诊断试剂的正确使用,且有赖于反复使用的器具的清洁度和仪器的准确度.所以实验器具的洗涤和仪器保养尤显重要,下面介绍一些常用器具洗涤和保养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企鹅暴发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上海某动物园观赏企鹅突然发病、死亡 ,对其中 2只死亡企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病理组织切片和HI、HA试验 ,诊断出企鹅发病是由于感染了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学建模,对GB/T22388-2008中HPLC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将各个分量分化,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用极差法对测定次数较少时引起的不确定度,添加回收率的不确定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X)=0.040,当取样量为2.00g,k=2(95%置信度)时,测得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2.00±0.160)mg/kg。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集约化和规模化之后 ,一些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由于采取现代兽医防疫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而另外一些原先不太引起重视的疾病逐渐显现出来 ,其中以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为特征的母猪繁殖障碍已成为规模猪场重要疾病。据我们几年来对本区猪场的调查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在许多规模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当前国内研究充分证明 ,由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有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猪瘟等五种疾病。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是制约集约化养猪发展的一大隐患 ,…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上海市两个规模牛场共720份牛血清进行了Q热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256份,总抗体阳性率为35.6%;其中成年牛阳性血清182份,抗体阳性率为35.0%;育成牛阳性血清74份,抗体阳性率为37.0%。试验表明松江区这两个规模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Q热贝氏柯克斯体感染。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DH)是危害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国内各地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经鉴定均属Ⅰ型。该型的特征是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鸭场一旦发病,小鸭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这对养鸭业的影响较大,所以建立一套成熟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鸭,以10日龄的雏鸭最多,成年鸭可隐性感染而不呈现症状,特别在孵化雏鸭的季节里,雏鸭群能迅速传播本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