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内的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退化阶段0—2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20—10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受植被影响较小。整个土壤剖面重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中度和重度退化显著高于未退化和轻度退化(P0.05)。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下降显著降低(P0.05)。各退化阶段沼泽化草甸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均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在0—20cm土层,未退化阶段轻组有机碳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即5月最高,7月和9月最低,其他各退化阶段则在6月降低并趋于稳定;20—10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变化幅度较小。各退化阶段土壤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较为一致,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下降,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植被退化导致轻组有机碳含量下降,重组有机碳增加,而在植被生长过程中主要消耗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程度样地(未退化CK、轻度退化SD、中度退化MD及重度退化HD)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尕海湿地4种植被退化阶段0~100 cm土层中2种酶活性均值表现为CK > SD > MD > HD。随土层深度增加,同一退化程度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淀粉酶活性呈波动性降低趋势;表层(0~20 cm)土壤中2种酶的活性值占各自总值的60%以上。不同月份蔗糖酶活性均值6月最高(47.07 mg·g-1),8月最低(22.69 mg·g-1);淀粉酶活性均值7月最高(85.18 mg·g-1),其它月份值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2种酶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土壤含水量仅与蔗糖酶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说明尕海湿地植被退化显著影响2种酶的活性,降低了酶促反应的效率,导致湿地土壤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3.
农业管理在果树生长期间是否到位,是关系着果实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想要果树达到高产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强化果树的管理。所以,本篇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果树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度探究出新时期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推广的有效方针和途径,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