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蔗糖对泌乳奶牛体外产气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泌乳中期奶牛为瘤胃液供体,设置0%、2%、4%、6%、8%共5个蔗糖添加水平,使用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AGRS-Ⅲ)记录发酵48 h产气量(GP48 h)并拟合产气动力学参数、计算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测定体外发酵0.5、1、2、3、6、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含量。结果表明:GP48 h、理论最大产气量(A)、达到1/2产气量的产气速率(AGPR)随蔗糖添加水平提高线性增加(P<0.01),蔗糖添加水平对发酵48 h的IVDMD、发酵液pH、VFA和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体外发酵1、2h的发酵液pH线性下降(P<0.01);6%、8%组乙酸和丙酸比例低于其余3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较对照组而言,4%蔗糖组在不改变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提高了体外产气速率和底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3.
白蚁是自然界中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者.反刍动物虽然可以对粗纤维降解,但其对粗纤维降解作用有限,反刍动物的粪便中仍然含有大量可降解纤维素.白蚁在自身和微生物互作下,可以对粗纤维进行降解且降解效率显著高于瘤胃,其降解产物为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挥发性脂肪酸可以被反刍动物利用.本文综述了白蚁的消化特点、白蚁肠道纤维降解微生...  相似文献   
4.
酮症是高产奶牛在泌乳前期的常见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酮症分为临床酮症(clinical ketosis,CK)和亚临床酮症(subclinical ketosis,SCK)。酮症会导致奶牛血液或牛奶中酮体浓度增加,目前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BHBA)浓度高低来对酮症进行诊断。CK对奶牛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更能引起牧场主的关注。而奶牛患有SCK后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牧场主忽视。SCK如同CK和奶牛围产期其他疾病一样是造成奶牛经济和福利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SCK大大增加了奶牛产后相关疾病的风险,如CK、真胃移位、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等,另外患有SCK的奶牛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泌乳性能降低、繁殖性能变差、淘汰率增加),给牧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SCK可能在未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生产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它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与CK引起的影响相当,但是由于缺乏临床症状而不被牧场重视。作者在这篇综述中将着重介绍奶牛SCK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奶牛酮症的发病机理及SCK对生产力的不利影响,并且可提供针对SCK的不同检测方法和可行的预测方法来帮助牧场进行早期诊断,减少因SCK造成的奶牛福利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