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韵 《科学种养》2013,(9):9-10
跨进小学门槛的那一天,父亲就给他取了一个与农有关的名字——姚支农,希望他长大后有所作为,不忘记农民,不忘记农村。勤奋好学的姚支农不负父母厚望,高中毕业那年,怀揣着建设和发展家乡的梦想走进贵州农学院。从边远的农村到繁华的都市,巨大的城乡差别,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所饲养的20余头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进行了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所获寄生虫标本经鉴定共有11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2种、线虫4种、原虫1种、硬蜱1种、毛虱1种,包括印度槽盘吸虫(Ogmacotyle indica),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  相似文献   
3.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从秦岭山区救回1只野生斑羚,因抢救无效死亡,随即对该斑羚进行寄生虫学剖检及粪便检查。所获寄生虫经鉴定共有6目10科13属。分别是艾美耳球虫(Eimeriaspp.)、肉孢子虫(Sarcocystissp.)包囊、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sp.)、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瞪羚毛尾线虫(Trichuris gazellae)、鹿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和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血蜱(Haemaphysalissp.)、革蜱(Dermacentorsp.)。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混交比例对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中闽楠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明确珍贵用材树种闽楠的经营方向,以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6年生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和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比例处理对闽楠生长、干形形质、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混交比例的闽楠生长表现,筛选出最佳混交模式。结果表明:(1)混交处理促进了闽楠生长,改善了闽楠干形形质。2楠1杉混交处理中,闽楠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枝下高比例均为最大,分别比闽楠纯林增加了21.44%、31.78%、79.41%、48.00%、30.23%(P<0.05);但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均小于闽楠纯林,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分别降低了24.43%、7.20%。(2)混交处理提升了闽楠的空间利用能力。混交林的平均冠幅、冠高、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均显著高于闽楠纯林,各指标分别提高了6.49%~10.27%、11.28%~27.89%、45.36%~86.09%、27.56%~44.39%、13.24%~36.76%;但混交林的树冠圆满度均低于闽楠纯林。(3)混交处理能够改善闽楠的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