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寻找粗饲料淀粉含量的更好的测量方法,本研究采用酶水解法和高氯酸水解-蒽酮比色法对20种粗饲料进行淀粉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蒽酮比色法所测结果较酶水解法稍有偏高,但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具有强相关性(R2=0.99),相应的回归公式为Y=1.01X+0.38,n=20,R2=0.99。高氯酸水解-蒽酮比色法在普通实验室可用于粗饲料的淀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的体现。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信心、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都优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不容乐观,从个人、学校、家庭几个方面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及途径,对学生学习以及其他领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应用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ARDRA)技术研究竹鼠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利用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竹鼠盲肠内容物中提取细菌的总DNA,用细菌通用引物F27/R1492扩增出细菌16S rDNA的基因,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采用HaeⅢ和HhaⅠ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子的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挑选不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测序,通过Blast在线比对,分析竹鼠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竹鼠盲肠中的细菌菌群大部分是未培养或未知的菌株,在分类学上具有潜在意义的被选菌株,而且存在可能和脂肪代谢有关的微生物群体。同时也有乳酸菌属、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和多黏类芽孢杆菌属的分布。从结果中看出,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和2个未知菌株的克隆数都大于20个,是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进而推动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伴随着畜牧业大发展的同时,动物疫病也如影随形,并且日趋复杂,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可用于预防、治疗动物疫病的兽药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1汝州市畜牧业发展概况,汝州市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五市交叉辐射地带,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时拥有“两山夹一川”的槽型地貌,发展畜牧业区位优势明显,为畜牧业传统大县。2017年,汝州市出栏生猪93.9万头,肉牛6.1万头,肉羊17.7万只,家禽1022.4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6万吨、7.9万吨、5.4万吨,畜牧业生产总值达35.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0.1%,在全省十个直管县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6.
肠道内定植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在维持稳态、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影响宿主生理发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对畜禽生长发育和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胚胎期肠道菌群对禽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鸭为模型,通过对不同胚龄鸭盲肠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不同胚胎发育阶段的鸭胚胎整个肠道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随着鸭胚龄的增长,肠腔体积不断增加,肠绒毛数量增加。16天的鸭胚胎肠道微生物与出壳第一天雏鸭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胚胎期,肠道微生物主要富集乳酸菌、布劳特氏菌、粪杆菌、拟杆菌、无色杆菌5种菌属,而出壳后,肠道微生物主要富集罗姆布茨菌、中慢生根瘤菌、藤黄色单胞菌3种菌属。说明随着鸭胚胎及肠道发育,肠道微生物结构及丰度存在差异,为禽类胚胎期的肠道微生物定植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16S rRNA|鸭|胚胎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可维持体内平衡、调节免疫系统、促进发育,在宿主生理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与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以鸭为模型,通过对卵黄吸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鸭胚胎整个肠道进行16s?rRNA测序,研究了卵黄吸收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定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鸭胚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组成,其中粪杆菌、拟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为核心菌属,且这些肠道微生物主要参与营养物质代谢、遗传信息处理、信号传导、膜转运。说明在鸭胚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均有定植,并随卵黄吸收和肠道发育发生变化,可为鸭肠道微生物区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禽类胚胎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肠道菌群|定植|16S?rRNA|鸭子|胚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