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牛的采食习性及合理饲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采食习性牛采食时较急,不细致,食物不经充分咀嚼而只是将其与唾液混合成大小和密度适宜的食团后便匆匆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吃进的食物又被重新逆呕回口腔进行细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反刍。  相似文献   
2.
万头猪场设计方案与投资预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猪场全国约有2 500余个,其出栏量已占总出栏量的10%左右,其中以年出栏量在万头左右的猪场或生产线占多数。即使是2万~10万头的大型猪场,在设计上也多数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万头生产线。因此,做好万头  相似文献   
3.
水貂土拉杆菌病又称野兔热,是由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养貂业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仔猪培育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三个关键时期可极大地提高仔猪成活率.第一个关键时期是仔猪出生后7 d内,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 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等,所以,要加强初生仔猪7 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在仔猪出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 d左右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则难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体弱多病而死亡;第三个关键时期是在仔猪出生1个月后,死亡较少,采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犬出血眭肠炎。该病在春、秋季节多发,而冬季发病较少。犬的暴食暴饮、饮食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规律、长途运输等均可诱发此病,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原解放军兽医大学于1982年在长春地区首次分离出该病毒,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本病存在。犬、猫和貂的细小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旦发病,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如通过病犬的呕吐物、排泄物或被它们污染的食具用具,经口传染。  相似文献   
6.
速眠新(又名846合剂,原长春军需大学生产)作为犬的麻醉剂,是目前宠物临床上首选药物。若应用不当,即剂量过大或追加剂量,均能引起犬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但是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仍在困扰着畜牧业的正常生产,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饲养的密集化,加之畜产品流通和品种调运等诸多因素给这些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消毒工作是防止疫病发生、切断病原传播的最有效措施,也是保障畜牧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预防重于治疗,消毒胜于投药,消毒可减少投药,投药不能代替消毒。1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1.1消毒剂本身的因素1.1.1消毒剂的种类针对所要杀灭的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例如要杀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猪五号病病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给猪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用药和对疫苗的依赖,保持猪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以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慢性型一般都能耐过。2010年3月某猪场陆续发生以猪体温升高、倦怠、厌食、病猪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用抗菌素及抗病毒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后经临床观察、诊断、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