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为评价苦白石颗粒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将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10倍剂量连续拌料给药5d。从喂药第1天开始,连续观察14d;测定给药前、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猪的体重、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1、3、5、10倍剂量应用,猪的体重、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倍~10倍范围内应用,对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选取85头7日龄~21日龄自然患白痢的仔猪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设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苦参止痢颗粒组,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试验组病例于用药前进行肠道致病性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开始给药及连续给药5 d后,根据症候分级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观察、记录猪的临床症状和体重。结果显示,从25份检测样品中分离出23株大肠埃希菌,其中2株O157、2株O55和1株O44,对小鼠有致病力;用药5 d后,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苦参止痢颗粒药物对照组仔猪的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苦参止痢颗粒药物对照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苦白石颗粒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为85%,低剂量组治愈率为80%,均高于苦参止痢颗粒的75%。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中剂量组对仔猪白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验证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试验选择7 ~ 18日龄具有较典型的仔猪白痢临床症状的仔猪102头,以发病顺序随机分为苦白石颗粒组和苦参止痢颗粒组,按照临床推荐剂量连续灌喂3~5d,观察临床症状,统计症状积分。结果显示,用药后3 ~5d,各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泻减少或停止;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趋势发现,苦白石颗粒组用药后第2d的止痢效果明显。本试验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连续用药3 ~5d对于仔猪白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临床用药安全且止痢见效快。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海藻多糖可溶性粉对自然感染PCV2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随机选取80头35-50日龄自然感染PCV2的仔猪,设海藻多糖可溶性粉高(400 mg/kg)、中(200 mg/kg)、低(100 mg/kg)剂量组及黄芪多糖对照组,连续用药7 d;另设阳性对照组和无PCV2感染阴性对照组,每组20头。从给药开始连续14 d观察仔猪临床症状,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7、14天,每组随机选取10头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IL-2、IL-6、TNF-α、IFN-γ及IgG水平。结果显示,相比于用药前,在用药后第7、14天,各用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IgG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结果表明,给予不同剂量的海藻多糖可溶性粉7 d,可提高自然感染PCV2的仔猪免疫能力,且临床推荐给药剂量为200 mg/kg饲料,连用7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