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广西早期引进的凤梨释迦老龄果树存在低产、裂果、果品不佳等问题,通过树形改造和产期调节技术,对10年生以上凤梨释迦大树进行了低产改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老龄树形结构优化,促进树冠透风透光,均衡树体营养供应,为轻简化栽培管理提供了便利;结合人工授粉和产期调节,显著提高了着果率,改善了果品质量,株产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与探讨凤梨释迦在广西最佳产期调节的促花修剪时间,以15年生凤梨释迦植株为试材,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6,7,8,9,10月进行修剪处理,调查与统计各处理的成花与着果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修剪处理时间凤梨释迦反季生产的成花与着果情况有差异,从成花率、着果率、裂果率、果实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7月开展促花修剪的综合表现要优于其他月份,是广西凤梨释迦冬期果生产的最佳催花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番荔枝常见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番荔枝品种的分类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长球形,花粉以四合体形式存在,辐射对称,极面观呈近圆形或菱形或四角形,赤面观呈近椭圆形,无萌发沟;各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网孔密度和大小均存在差异,其中,花粉大小为489.46~721.80μm2,极轴长为25.85~31.10μm,赤道轴长为18.93~23.15μm;花粉外壁均为网状饰纹,网孔直径为0.22~0.33μm,网孔密度为1.61~2.60 n/μm2.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品种间的花粉大小、网孔直径和网孔密度等性状指标差异不明显,但与其他供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粉大小、极轴长、赤道轴长等特征指标与花朵的长度、花径宽度、鲜重等性状指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大小和花粉形状的差异可作为番荔枝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接近,归为一类;其余栽培品种归为另一类.[结论]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和花粉壁纹饰等性状指标的差异可用作番荔枝品种(系)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诱捕、定期田间观察,对2018年广西南宁市莲雾上桔小实蝇雄虫种群动态及日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 ,研究了该虫对不同品种莲雾趋性,以期了解桔小实蝇在莲雾上发生规律,为控制桔小实蝇对莲雾的危害奠定基础,进而为莲雾种质资源保存及利用提供保障。结果表明,南宁莲雾上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跟气候条件、果实成熟期有关,其对果实的颜色、气味、方位等有一定的趋性。桔小实蝇始见期是3-4月,终见期为11月,发生动态呈双峰型,最高峰在8月中旬;每天9: 00-10: 00 活动较多,18: 00-19: 00次之,最佳诱捕期为5-9月,喜欢在西面取食,趋向于颜色鲜艳,叶片遮盖少的莲雾,产卵痕数量不均匀地分布在莲雾果实表面,且因部位不同而显著不同,在果腰处产卵痕最多,偏向于颜色鲜艳果。  相似文献   
5.
番荔枝中一个SWEET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荔枝不同组织样品为材料,通过基因文库筛选,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1个1227 bp的基因,命名为AT-SWEET16-1,该基因编码408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在N端以α螺旋形成THB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44.8 kDa,等电点为8.87。进化分析结果发现其与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相类聚。q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植株的根、茎、嫩叶、老叶、花蕾、花苞、幼果、成熟果中均有表达,AT-SWEET16-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是:成熟果>茎>根>花蕾>幼果>老叶>嫩叶;该基因在不同果实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为: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柄中的表达量最高,果肉、果皮中则相对较低,种子中最低;但果实成熟期该基因在果柄、果肉中的表达量最高。原位杂交实验观察发现,基因表达位置为果柄韧皮部、果肉细胞膜间,结合基因表达分析结果,预示该基因在植株糖分积累与转运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早期引进的凤梨释迦老龄果树存在低产、裂果、果品不佳等问题,重点通过树形改造和产期调节技术,对十年生以上凤梨释迦大树进行了低产改造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实现了老龄树形结构优化,促进树冠透风透光,均衡树体营养供应,为轻简化栽培管理提供了便利;结合人工授粉和产期调节,显著提高了坐果率、改善果品质量,提高单产。本改造技术实施对提升凤梨释迦老果园产量和品质以及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凤梨释迦叶片、茎尖、根尖、花、幼果和成熟果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热硼酸盐法、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RNA试剂盒法和改良RNA试剂盒法5种RNA提取方法提取总RNA,并从操作时间、成本、纯度与浓度等方面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期筛选最适合凤梨释迦各组织的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5种RNA提取方法提取的RNA差异较大,其中改良RNA试剂盒提取法最适合凤梨释迦各组织总RNA的提取,且RNA的质量最好。研究结果为提取高质量的凤梨释迦以及番荔枝科植物的总RN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凤梨释迦作为广西新兴的热带特色水果,为研究与探讨凤梨释迦在广西区域环境下最佳产期调节的促花修剪时间,本试验以15年生凤梨释迦植株为试材,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6~10月份进行修剪处理,并且观察调查与统计各处理的成花与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处理时间对凤梨释迦反季生产的成花与座果情况有所差异,从成花率、座果率、裂果率、果实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情况来考虑,7月期间开展促花修剪的综合表现要优于其它月份,是广西凤梨释迦冬期果生产的最佳催花修剪时机。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凤梨释迦砧穗组合的嫁接愈合情况,以期为种苗后续移栽防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试验以普通番荔枝、牛心梨和冷子番荔枝为砧木,‘吉夫纳’凤梨释迦为接穗,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口解剖结构,同时比较苗期植株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势、相关生理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00 %以上,其中牛心梨与冷子番荔枝砧木的接穗枝梢生长势分别显著高于普通番荔枝。嫁接50d后,砧穗组合接口出现愈伤组织,砧穗间韧皮部开始融合;嫁接150 d后,砧穗组合的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差异逐渐变小,砧穗接口木质部与新生部位韧皮部紧密连接,其中冷子番荔枝砧木砧穗间的木质部已完全融合;嫁接300 d后,砧穗组合嫁接口完全达到愈合程度。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冷子番荔枝砧木的嫁接愈合速率高于普通番荔枝和牛心梨砧木,嫁接150 d后的接口愈合程度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