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辽地区紫花苜蓿田有13科31种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优势杂草藜、酸模叶蓼、打碗花、稗、反枝苋等呈集群分布;主要杂草发生时间在紫花苜蓿播种后10d左右进入出苗高峰期;一年生杂草大量发生时间在5~6月份,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易常年发生;以禾本科稗草,阔叶类杂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打碗花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在通辽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共4龄,全蝻期26~32 d,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土中深4~6 cm处。成虫可活到9月中旬。轮纹异痂蝗喜食菊科和百合科等幼嫩多汁的植物,食量为每头每日食鲜草1.05 g,每666.7 m2可损失鲜草10.25~12.75 kg。  相似文献   
3.
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在豫西的丘陵旱薄地已有资料,而在旱肥地则缺乏研究,为了探索豫西丘陵旱肥地小麦分蘖成穗规律,给制定旱作小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利用适合在旱肥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洛阳29A,于1984~1985年度,在渑池县农科所进行了该项研究。一、研究方法试验地为红粘土,肥力较高,没有灌溉条件,前茬小麦,亩产225公斤。据化验,土壤有机质为0.9827%,全氮0.1394%,碱解氮为74.22PPm,速效磷14.23PPm,速效钾171.4PPm。播种前,每亩施厩肥2500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耕地三次。播种时土壤墒情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 豫西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为550~650毫米,又多集中在7~9月份,灌溉困难,旱地面积约69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1.5%,旱地小麦生产在本区占有重要地位。合理施肥对小麦增产具有很大作用,目前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如何经济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本地区农业生产上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氮肥高效利用,实现氮素污染减排,选用膨润土和生物炭作为包膜材料,结合硝化抑制剂制备包膜尿素。设置包膜尿素淋溶模拟试验收集淋溶液,结合静态箱法收集N2O,通过分析NH4+-N,NO3--N淋失量和N2O排放通量对包膜尿素氮素污染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膨润混合土生物炭包膜尿素(F4)NH4+-N淋溶损失率最低,较纯化肥尿素(F1)NH4+-N淋溶损失率降低19.76%。(2)硝化抑制剂型膨润土生物炭包膜尿素(F5)NO3--N淋失率最低,较F1降低16.74%。(3)F5同时具有最优的N2O减排效果,N2O排放量较F1降低77.8%。F5氮素减排效果最优,其减排机制在于一方面硝化抑制剂可以从化学过程控制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延缓尿素酰胺态氮的水解和铵态氮的硝化,在降低NO3--N淋失的同时可以实现N2O减排。另一方面F5的包膜材料膨润土和生物炭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更多的NH4+-N富集在土壤表层,从而显著降低NH4+-N淋失。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型膨润土生物炭包膜尿素氮素污染减排潜力最优,可使NH4+-N,NO3--N和N2O分别减排15.24%,16.74%和77.8%。  相似文献   
6.
广东典型稻田系统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位于广东省增城、清远和高州地区的3个稻田试验点,于2008-2012年对稻田磷径流损失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稻田径流事件主要发生在早稻季。常规施肥模式下稻田总磷径流浓度为0.02~1.56 mg·L-1,11%~18%的径流样品总磷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标准(0.4 mg·L-1),施磷后14 d内降雨易导致稻田不同形态磷浓度出现峰值,具有一定环境污染风险。施磷不同程度增加稻田可溶性总磷径流负荷,对颗粒磷和总磷流失负荷无规律性影响。稻田磷径流负荷时空变化较大,常规施肥条件下可溶性总磷、颗粒磷、总磷年径流负荷分别为0.63~4.05、0.33~2.91、1.10~6.68 kg·hm-2。本地区稻田磷流失系数为0.06%~6.81%,可溶性总磷是稻田磷径流流失主要形态。施肥量和降雨、径流量是影响本地区稻田磷径流损失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该文评估了户县动物防疫工作现状,指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还存在:1、养殖集约化程度不高,饲养欠科学;2、动物免疫方面投入经费不足,防疫人才缺乏;3、散养户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4、防疫基础条件差,体系不健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障经费;艰抓基础和完善设施;发展规模养殖,转变饲养方式等四方面措施。对其它地区动物防疫工作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3~2004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了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翌年返青率的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刈割次数对翌年各茬草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的影响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时,年内各茬次之间的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均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综合2年试验结果认为,研究地区灌溉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年内刈割3~4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机械沟播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小麦机械沟播,已是陕西省旱塬区小麦增产的成功经验。为了探讨该技术在三门峡市旱地小麦栽培中的增产效果,分析其增产原因,1990~1992年我们对此进行了试验示范。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渑池县西阳旱农基点进行。采取人工开沟播种模拟机械沟播。大区面积2.5...  相似文献   
10.
麻黄种子小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麻黄种子的小蜂主要为麻黄广肩小蜂Eurytama sp .,其在田间分布为P-E核心分布 ,种子蛀食率为6%~60%。在内蒙古哲里木盟该虫 1年发生 2~3代 ,以 2代和 3代幼虫在麻黄种子内越冬 ,防治应采取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越冬代成虫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