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蚕桑业是发展农村地方经济,致富蚕农的传统骨干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桑园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种类繁多,面广量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不仅造成桑叶减产,养蚕数量下降,而且也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结合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扬州市蚕桑生产近几年缩减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稳定桑园面积、促进蚕桑生产的举措。认为蚕桑生产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经济产业,政府部门要有得力的措施加以保护和提高,促进蚕桑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俊荣 《江苏蚕业》2005,27(2):47-48
<正>蚕桑生产是扬州农村经济的一项传统产业。近几年业,在市场经济中,一家一户的蚕农经不起市场风浪的颠簸,出现了大面积的砍桑改种,目前全市桑园面积只剩下不足8万亩。扬州的蚕桑生产要想走出低谷,进入稳步发展的健康之路,就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生产的区域经济,在一个地区将蚕桑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要把蚕户逐步发展成具有适度规模的家庭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两年,默默无闻的蚕茧竟然也燃起“大战”的火焰。从春到秋,围绕着蚕茧收购,在各地之间掀起了抢购风。互相哄抬价格,层层设立关卡。尽管国家与地方政府三令五申不准抬价抢购蚕茧,但“大战”还是不断升级,蚕茧价格一涨再涨。我市1988年春茧平均价每公斤达到12.4元,个别地方高  相似文献   
5.
<正> 扬州市蚕桑学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至九日在扬州市召开了第二届会员大会。出席本届大会的会员共有69人。学会理事长孙士玠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第一届理事会工作的汇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蒯元璋副研究员应邀在会上作了关于桑树萎缩病防治的学术报告。在会上宣读了论文12篇。会议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开展了学术讨论,联系生产实际,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意见。大会经过充分讨论,修改通过了新的会章。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6.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成  宋俊荣 《江苏蚕业》2007,29(1):13-17
<正>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十分普遍,不仅造成蚕茧歉收,影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由于农业上推广沙蚕毒素类农药治虫,农田治虫频率加大,农药种类混杂,养蚕农药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期间,扬州市发生了1994年、1996年和2005年三次影响较大的养蚕大面积中毒。1994年,扬州市中秋  相似文献   
7.
蚕桑业是发展农村地方经济,致富蚕农的传统骨干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桑园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种类繁多,面广量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不仅造成桑叶减产,养蚕数量下降,而且也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结合多年来的蚕桑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导致桑园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防治不力造成的,同时也与防治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的蚕种制造业起步比较早,新中国成立前就建有江苏省扬州蚕种场;随着江苏省蚕桑事业的发展,上世纪的60年代在高邮市、江都市曹王和仪征市相继建立了蚕种场。1992年生产蚕种44.8万张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江苏省的蚕桑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末以来,扬州市的桑园面积从1.6万hm2下降到现在的3330hm2。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使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一步,我们于九月上、中旬走访了江都县的小纪、丁沟公社,泰县的大埨、运粮公社和泰兴县的张桥公社等五个公社的七个小蚕共育室,结合三县情况,对现阶段小蚕共育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查。江都、泰县、泰兴三个县都是我省年产茧量万担以上的重点县,现有桑园面积84790亩,最大一期蚕的饲养量为38430张。目前,三县共有小蚕共育室1115个,其中401个是197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小蚕专用共育室,其余的大部分是在养蚕设备条件较好的生产队、大队集体蚕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小蚕兼用普通共育室。每个共育室的共育能量,小的一、二十张,多的一百多张,平均34.5张。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的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3年产茧5400吨,占全地区当年蚕茧总产量的40%以上。但是1994年兴高宝三县(市)的中秋蚕全面发生了农药中毒和暴发蚕病,农药中毒面几乎达到100%,中毒蚕体色灰白,体壁缺乏弹性,行动滞呆,假熟,熟蚕不吐丝或乱吐丝。同时由于高温与微量农药中毒,抗病能力下降,蚕病暴发,大量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空头病。因农药中毒与蚕病暴发损失的蚕占饲养量的21%左右。能结茧的蚕其张单产只有15公斤多一点,总茧量比正常年景产茧量减少4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