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浸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8种植物的粗提物,以菌丝生长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测定抑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的活性,并对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粗提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中,超声波提取法优于浸泡提取法,两种方法制备的黄柏粗提物抑菌作用均较强,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获得的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都为100%、孢子囊萌发抑制率为61.77%和41.76%,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粗提物抑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585.62、685.65μg/m L。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粗提物抑菌活性不同,超声波提取法有利于抑荔枝霜疫霉活性物质的提取,黄柏粗提物抑荔枝霜疫霉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的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以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3种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材料抑制荔枝霜疫霉效果;霜疫霉孢子囊接种荔枝果实后测定3种物质在荔枝贮藏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丁香酚、小檗碱、苦参碱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丁香酚的毒力方程为y=1.5909x+9.6688,抑菌中浓度(EC50)为1.16μg/m L;小檗碱的毒力方程为y=1.2129x+6.6709,EC50为42.03μg/m L;苦参碱的毒力方程为y=1.6217x+6.5849,EC50为105.01μg/m L;丁香酚处理接种霜疫霉的果实褐变指数为96.9%,病情指数为100.0%,小檗碱和苦参碱处理褐变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病情指数分别为68.4%和75.3%,与对照差异显著。3种物质中丁香酚的EC50最小,离体抑菌效果最强,其次为小檗碱和苦参碱;果实抑菌效果中最佳为小檗碱,其次为苦参碱和丁香酚。  相似文献   
3.
花穗修剪对仙婆果开花及坐果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花前对荔枝优良品种仙婆果的花穗进行"去心、短截、留数条侧穗"处理。结果表明,经花穗处理后,仙婆果的雌花比例和座果率明显增加,其中留2条侧穗的植株其雌花比例达36.94%,座果率达21.11%;留4条侧穗的雌花比例达31.67%,座果率达12.59%,平均单株产量最高、达62.5k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调控剂对桂味和怀枝荔枝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晚熟荔枝品种桂味、怀枝为试材,在盛花后50 d分别用Glu 、PP333、TDZ和6-BA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化学调控剂对荔枝果实着色、花青苷、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Vc含量及果实落果率和单果重的影响.[结果]Glu和PP333处理能提高果皮的花青苷含量,促进果皮叶绿降解,增加果实着色面积,其中1500 mg/L的Glu处理两个荔枝品种的果实花青苷含量最高,达11.86和12.46 U/gFW;TDZ和6-BA处理能降低果皮花色苷含量,抑制叶绿素降解,延缓果实转色,减少着色面积,其中2.5 mg/L的TDZ处理桂味和怀枝的花青苷含量仅为3.59和5.24 U/gFW.Glu和PP333处理能提高两个荔枝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果实总糖积累,降低有机酸含量.TDZ、6-BA和Glu处理均能减少两个荔枝品种落果,但PP333增加怀枝落果率.TDZ和6-BA处理降低两个荔枝品种可溶性同形物及总糖含量,而果实有机酸、Vc含量和单果重增加.[结论]Glu(1500 mg/L)和PP333(300 mg/L)能促进桂味和怀枝荔枝果皮着色,提早成熟;TDZ(25 mg/L)和6-BA( 100mg/L)能抑制荔枝果实着色,延迟成熟.生产上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化学调节剂进行调控,实现提早或延缓荔枝成熟采收,以减轻荔枝销售压力,增加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荔枝水果保鲜剂和植物源复配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丁香、黄柏、细辛、苦参和花椒等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探讨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丁香、黄柏和细辛在提取物浓度5.000 mg/mL下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0%,苦参和花椒的抑菌率分别为83.00%和74.00%.丁香、细辛、黄柏、苦参和花椒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0.30、0.51、0.58、1.21和1.48 mg/mL.在1:1 (V/V)的配比下,苦参与花椒乙醇提取物的复配物抑制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增效比率(SR)最高,为4.59,表现为增效作用;丁香+黄柏、丁香+细辛和黄柏+细辛复配物的SR则在0.5~1.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丁香、黄柏、细辛、苦参和花椒等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复配物对抑制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具有增效或相加作用.在抑菌复配剂配伍时,可从降低成本和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角度考虑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对农学类和生物类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能使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促其正常运行和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紫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罗兰"紫甘薯为试验材料,定植30天、40天、50天叶面喷施三种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0.01毫克/升、0.03毫克/升、0.05毫克/升),以清水为对照,处理后7天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种植三个半月采收,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可提高紫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以0.01毫克/升处理效果最好,提高率为24.49%~29.12%;对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是0.03毫克/升处理,增产率18.59%,花青素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别提高7.22%和16.10%,含水量降低3.73%;3种处理均降低紫甘薯可溶性糖含量,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可能对鲜食紫甘薯的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淡水沙梨腋芽诱导的最佳条件,促进试管苗增殖,以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淡水沙梨进行组织培养,找出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时间和暗培养时间,筛选适合试管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淡水沙梨新梢在0.1%Hg Cl2中处理15 min,有效存活率达78.46%;暗培养15 d愈伤组织形成率为86.67%,出芽率为53.33%;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 mg/L的NAA、2,4-D和IBA,不定芽增殖系数分别为4.3、3.2和7.3;添加了0.1 mg/L IBA的不定芽增殖系数为8.7,淡水沙梨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IBA 0.1 mg/L。淡水沙梨的腋芽诱导和增殖培养技术的研究为离体快繁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技术可在日后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热浸提“紫罗兰”紫薯花青素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罗兰"紫薯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热浸提过程中温度、提取剂比例、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紫薯中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对花青素提取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最佳的提取条件是温度55℃,提取剂为95%乙醇和0.1%HCl溶液比例50∶50,料液比1∶2g/mL,提取时间4.5h。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罗浮山药用桃金娘的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快速,适应性强,令人满意,值得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