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省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流行及其VP2基因变异情况,2017—2020年,在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等家禽养殖密集区的89个鸡场,采集422份疑似病鸡肝脏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CAV核酸。结果显示,检出阳性245份,平均阳性率为58.06%;不同年份的CAV核酸阳性率为53.61%~60.91%,不同区域核酸阳性率为51.68%~63.52%。对3份CAV阳性样品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9.8%,与参考毒株1852TW和N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99.8%,均属于GroupA分支。结果表明:云南省普遍存在CAV感染,且感染较严重;VP2基因仍可作为PCR病毒核酸检测的首选目标基因。通过加强鸡群CAV监测,淘汰阳性鸡群和结合疫苗免疫,可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为确定云南省曲靖市某猪场新生仔猪出现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的病因,采集病死仔猪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组织病料,处理后提取病原核酸,通过RT-PCR进行导致仔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仅PEDV核酸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对检出的PEDV阳性样品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阳性样品N基因与河北的T10-HB2018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7%;与疫苗株AJ1102和LW/L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4%~97.5%,在同一个分支上,均属于基因II群;与经典毒株CV777株核苷酸同源性略低,为95.7%。结果表明,引起该仔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因为PEDV感染,流行毒株未发生变异,当前疫苗对其防控有效。依据分析结果,该场采取PEDV疫苗紧急免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对于指导该地区猪群腹泻病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CSFV囊膜蛋白E2单克隆抗体识别表(拟)位基序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FV囊膜糖蛋白E2是诱导中和抗体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蛋白.本研究应用抗CSFV(Alfort毒株)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2410、WH303及M1669,筛选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进行表位分析.结果发现:c2410、WH303针对同一线性表位,精确定位于E2蛋白的832~837位氨基酸SPTTLR,是CSFV特异性表位.同时发现WH303识别的2个主要拟位基序:(W)NKPxT、AxWPTA,M1669识别的3个主要拟位基序:DxMRLD、(SL)MPPF、MLLHxxPxL,但在E2蛋白中均未查找到与之相同(似)序列.应用ELISA、竞争性ELISA、免疫印迹分析不同表(拟)位对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差异,结果发现:(1)c2410对WH303的3个噬菌体拟位(WNKPxT,AxWPxATA,SPSxLR)在ELISA、免疫印迹检测中均为阴性;(2)SPTxLR噬菌体拟位能与c2410、WH303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病毒抗原阻断;(3)M1669的3个噬菌体拟位(DxMRLD,(SL)MPPF、MLLHxxPxL)在ELISA、免疫印迹中能与M1669发生特异性结合,但此结合不能被病毒抗原阻断.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 型 (Paramyxovinustype ,PMV- )引起鸽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1] ,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发生大批死亡 ,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 50 % ,给养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证明某鸽场发生的疾病是由副粘病毒 型引起的鸽新城疫。1 流行病学调查1999年 3~ 4月份云南某鸽场引进 2 8~ 4 0日龄幼鸽 90 0只 ,3月底鸽棚每天有 2~ 3只鸽子发病死亡 ,至 4月中旬死亡率达 5.6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病初鸽羽毛蓬…  相似文献   
5.
猪瘟病毒E2糖蛋白A1亚区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猪瘟病毒A抗原区内的2744-2947nt基因片段(EC)进行了克隆、表达,并分析了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研究发现,EC表达产物能与抗猪瘟病毒Alfort毒株E2蛋白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c2410、a18发生特异性结合,且用其免疫动物后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结果表明,A1抗原亚区位于E2蛋白791~858位氨基酸区域。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氏菌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16-23SrR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诊疑似仔猪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感染,并研究其病原的致病性、耐药性、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特征,本研究从云南因肺炎、腹泻而大量死亡的仔猪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粗杆菌,命名为KP14013,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rRNA鉴定,研究其对小白鼠和仔猪的致病性,并对其16-23SrRNA ITS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KP14013分离株生化特征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相符,其16SrRNA与GenBank中2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的同源性均为99%,将KP14013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P14013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3×101.8 CFU,腹腔注射3×108 CFU可使仔猪100%致死。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KP14013与GenBank中收录的1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形成进化树的一个分支,属于同一个亚群,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99.2%。本研究证实了肺炎克雷伯氏菌是该起仔猪腹泻大量死亡的病原;KP14013分离株为毒力极强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16-23SrRNA ITS与GenBank中收录的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核苷酸存在差异,可用于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株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混养新模式及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鳖混养能保持野生鳖的风味,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许多地方地增混养的售价远远高于温室养殖鳖的售价,陕西省大荔县东临黄河,南依渭水,从1993年就开始养殖中华鳖,不断改进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摸索,已形成了成熟的鱼鳖混养新模式,这种养殖循环模式在不影响鱼产量的情况下,产值比以前提高了120%,比没采用混养模式的池塘纯收益超出4000余元/亩,而且充份利用了池塘资源,在原有池塘基础上稍加改进即可进行生产,节省了大量的建地投资。现将混养新模式介绍如下:一、良性循环模式链一品出售卅留种J二、混养(-)池塘改造①池塘…  相似文献   
8.
湘潭市菜园土全部受到Cd的污染,蔬莲65%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所有菜园土均有Pb污染,其中轻度污染4个区,中度污染2个区,以0.3ppm为标准,则蔬菜含Pb超标率达100%,如以0.6ppm为摄入限量浓度,蔬菜68%超限、Cu,Zn在土壤中均有积累,但末达到引起蔬菜污染的程度,土壤采用湘江流域背景值加2倍标准差作为污染起始值进行评终,3类菜园士对几种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总趋势为:煤灰菜园土>红菜园土>潮菜园土,污染物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是:煤灰垃圾>污水灌溉>气污,但F的污染则与上相反、白菜和包菜对Cu,Zn,Cd,Pb的蓄积能力顺序相同,均为Cd>Zn>Cu>Pb,对每种元素而言则白菜的蓄积能力均大于包菜。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翻压与覆盖均有明显培肥土壤,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但两种还土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品系周岁母羊和成年母羊同期发情效果作了对比分析,证明经产母羊的效果明显好于初产母羊,但是返情经产母羊比初产母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