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对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的局部植被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和破坏,如何尽快恢复植被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对青藏铁路青海境内的高海拔的气候条件及现有植被状况作了统计调查,提出尊重科学,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恢复与重建的工作一起抓:一方面要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综合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原有草皮回植,科学管理以及异地繁殖当地草种等途径尽快提高地表覆盖度和植物种群多样性,以期达到最佳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并延长草地的使用寿命,试验采用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20种不同处理进行了人工草地群落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建植第2年,无论是从越冬率、盖度还是地上生物量来看,两组分混播的垂穗披碱草+星星草,三组分混播的垂穗披碱草+星星草+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星星草+冷地早熟禾,以及四组分混播的垂穗披碱草+星星草+草地早熟禾+冷地早熟禾都能较好地适应青海湖严重退化的环境。说明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严重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严重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青海湖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芨芨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芨芨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栏内为芨芨草+裸花碱茅群落,围栏外为芨芨草+赖草群落,且每个小样方中的物种数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外芨芨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达0.743。围栏外自由放牧区域的芨芨草种群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其重要值也大于围栏内的芨芨草。物种丰富度指数围栏外大于围栏内,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nner指数、Hill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具有同样的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则是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封育后群落地上生物量发生变化,地上总生物量和禾草类生物量均为围栏内〉围栏外,而杂类草和豆类毒杂草则是围栏内〈围栏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青藏高原东北部退化草地的科学恢复途径,以刚察县中度退化的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在生长末期开展“3414”肥料效应实验,研究了不同配比氮、磷、钾施肥方案对退化高寒草原中各功能群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影响,建立肥料效应模型,力求寻找使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施肥比。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禾草类、杂草类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禾草类和杂草类生物量随氮肥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磷肥和钾肥并无此规律性的变化。另外,禾草和杂草作为该退化草地的主要功能群,对草地总生物量的贡献率很大。  相似文献   
5.
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也是草地资源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指标.青海湖流域是我国主要牧场之一,研究该地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封育影响评价对草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改进后的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析了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三种草地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相同草地类型围栏内外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及三种草地类型在围栏内外的情况.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多样性:围栏内>围栏外,稳定性:围栏外>围栏内;高寒草原,多样性:围栏外>围栏内,稳定性:围栏内>围栏外;温性草原,多样性:围栏外>围栏内,稳定性:围栏内>围栏外.(2)围栏外不同草地类型多样性大小: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稳定性大小:高寒草原>温性草原>高寒草甸.(3)围栏内不同草地类型多样性大小: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稳定性大小: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中多样性与稳定性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