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牛羊4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疫区牛羊同时寄生有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等多种寄生虫。目前血清学诊断方法对这 4种寄生虫病的检测需 2~ 4次操作。将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分别以 0 1 5 ,0 0 4 ,0 0 6和 0 1 3μg/ μL的最佳浓度依次定点在同一硝酸纤维素膜条上 ,制成 4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断膜。用黄牛IgG ,水牛IgG和山羊IgG联合免疫兔 ,获得了高效价兔抗黄牛、水牛和山羊 (简称兔抗牛羊 )IgG抗血清。应用兔抗牛羊IgG抗血清连接酶标SPA ,建立了 1份血纸能同时用于检测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技术。经浙江、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应用 ,该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宜于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流行区的普查或监测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望江县引进白山羊300余只,于次年春发现消瘦、贫血、下颌间隙和体下垂部水肿等症状,致死率达62.5%,经尸检、实验室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所致.经用左旋咪唑(8~10 mg/kg)间隔7 d治疗2次即愈.以后每2~3个月驱虫1次,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笔者多年从事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工作,近十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方面涌现出许多血清学诊断方法。这些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什么异同,如何选择适合本地使用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以及对部分诊断方法的选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作一浅析,谨供家畜血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血防工作受到时间、经费及人员等因素的限制,现在的血吸虫病疫情调查方法往往以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疫情,而评估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和防治措施的实施。笔者在安庆市各血吸虫病疫区试用通过疫情观测点调查的结果,以兽医统计学方法推算整个疫区的疫情,是较为准确的,而监测点层次比例务求与面上相对一致,否则往往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5.
牛羊四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建立的酶标SPADot-ELISA联检牛羊血矛线虫、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已在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省62个县市试用56万余头,据50个县市对其中19490头份与酶标SPADot-ELISA检测牛羊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胛联与三联法,其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阳性符合率依次达99.13%,99.05%和99.21%。同时,对四联法血清学阳笥的4660  相似文献   
6.
斑点酶标株联法(以下简称株联法)是一种通过对3种虫抗原的纯化与分析、建立的由1份血纸联合诊断血吸虫、肝片吸虫和锥虫病的新技术。为了验证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1996年,我们选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宿松县的许岭镇、下仓镇及安庆市种畜场进行了株联法与...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常在菌之一。每克粪便中平均10~6个。目前,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仔猪黄痢主要侵袭出生后1—5日龄的幼猪,亦由大肠杆菌引起,平均病死率30%左右。严重的可达100%,是我国目前养猪业的一大危害。因此,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病菌苗研制近况宋灿明,谢三星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正常寄居菌之一。每克粪便中平均含106个[1]。目前,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仔猪黄痢亦由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在1-5日龄的仔猪,平均病死率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