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秦川牛种畜国家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是农牧渔业部科技司下达陕西省的国家农牧渔业技术开发项目。这项工作由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主持,组织渭南、宝鸡两地、市和蒲城、扶风两县畜牧兽医中心站、工作站及家畜繁育站共同承担,在蒲城和扶风两县  相似文献   
2.
关于“《秦川牛种畜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推广与应用”课题的下达及实施情况,在《中国黄牛》1987年第4期“消息报道”中已初步作过报道。现将一年多来工作实施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效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构成饲料的主体是以粮食为主的精饲料和以农作物秸秆、牧草、树叶等为主的粗饲料。据陕西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1987年全省提供饲料粮186.7万吨,其中能量饲料179.2万吨,占96.0%;蛋白质饲料7.5万吨,占40%,按当年畜产品产量和饲料转化率水平估算,实际需要饲料粮201.9万吨,供需相抵尚差15.0万吨。如按能、蛋饲料七、三比例计算,能量饲料多37.9万吨。蛋白质饲料少53.1万吨。从营养角度看,全省提供的精饲料中含总能量1214.0千万兆卡,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秦川牛和关中驴都是我省的地方优良品种家畜,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体躯高大,特征明显,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历来在我省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短途运输及各地改良小型黄牛和繁殖大型骡方面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牛与牛耕、出土文物“牛”、农业自然资源、粮食与饲料作物、耕牛饲养管理和牛的繁殖与选育诸方面因素的历史发展状况作了分析论证,认为:唐代是秦川牛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6.
《秦川牛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是由西北农学院(现在的西北农业大学)负责起草,陕西畜牧兽医总站协作的我省第一个种畜国家标准。1986年1月国家标准局发布了这个《国标》,从1986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把《国标》尽早应用到生产上,促进秦川牛的提高和发展,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  相似文献   
7.
(一)秦川牛是陕西省的地方优良畜种,体躯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在陕西省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各地小型黄牛的改良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956年,兰州畜孜兽医科学研究所、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农业厅畜牧局,受农业部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委托,组织调查队,分赴兴平、乾县、武功、凤翔、渭南、蒲城、  相似文献   
8.
前言秦川牛是我省的地方优良畜种,在我省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各地小型黄牛的改良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建国后,秦川牛产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重视秦川牛的选育工作,近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