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Jimbo,(1914)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寄生于真胃和小肠中,过去已报道的宿主有绵羊、豪猪(Hystrix hirsutirostrs)、骆驼和人。洪式闾等(1955)报道本虫在四川潼南、铜粱、合川人的感染率达50%、42.6%、28.1%。1984年我们在木里县、白  相似文献   
2.
肝蛭净治疗绵羊片形吸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蛭净治疗绵羊片形吸虫效果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10066)官国钧张先惠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在某种羊场,选择自然感染片形吸虫病的怀孕绵羊共38只,配种后30—50天,年龄16—68岁,其中试验组26只,对照组12只。药物肝蛭净(三氯苯唑含量是...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11月我们在井研县进行寄生虫调查,解剖家山羊(Capra hircus Linnaus)20只,从2号羊的真胃粘膜中检得红色小线虫13条(公4,母9),经用乳酸苯酚透明,显微镜下详细观察鉴定是红色猪圆线虫(Hyostrongylus ru-bidus)鉴于家山羊是红色猪圆线虫的新宿主,兹将研究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四川牛的毛圆科Trichost ronyylidae leiper,1912线虫三个新种,分属于副古柏属Paracooperia Travassos,1935和斯氏属Skrjabinagia(kassimov,1942)。其中两种寄生于水牛,定名为四川副古柏线虫P.sichuanensis sp.nov.和水牛斯氏线虫S.bubalis,sp.nov.另一种寄生于黄牛,定名为四川斯氏线虫S.sichuanensis sp.nov. 上述三新种有以下特点与所有种区分。 一、四川副古柏线虫新种,雄虫交合伞的前腹肋较大,外背肋不达伞缘。交合刺较短,为0.275~0.293毫米;其主支较长,末端向内弯呈指形钩;腹支上的齿状突为8个。雌虫阴门距尾端为0.230~0.245毫米;虫卵较大,为0.075×0.0375毫米。 二、水牛斯氏线虫新种,虫体较大。雄虫体长为6.07~8.89毫米;雌虫为8.85~10.39毫米。交合刺长0.105~0.180毫米;其主支的远端呈箭头状。雌虫阴门外无瓣膜;阴门距尾端为1.40~1.55毫米;尾长为0.120~0.140毫米。 三、四川斯氏线虫新种,雄虫交合伞的背肋分成2支,每个支的末端又分为三个小支。交合刺较长,为0.188~0.225毫米;其主支的远端呈靴状。雌虫排卵器(包括括约肌)短,为0.20~0.25毫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