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近几年,我们夏河县在开展人工捕捉中华鼢鼠时,同时捕捉到一种外部形态和鼹鼠相似的鼠种。当时因缺乏资料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观察不足,误认为是鼹形田鼠。1988年春季,我们在本县桑科草原经过实地观察、捕捉和解剖,并查阅中国鼠形动物检索表(《中国鼠类及其防治》,郭全宝,汪诚信,邓址等著,农业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初步鉴定这种形似鼹  相似文献   
2.
3.
不育剂减少草原害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鼠害是引起和加剧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害鼠类的防治通常采用化学药物和器械等方法进行灭治,虽然当时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其残余的鼠类因有丰富的食物和居营条件而繁殖力  相似文献   
4.
<正>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 Miine—Eawards)是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各省区的一种害鼠。在我县的草场上危害尤为严重。1987年和1988年春季我们进行了中华鼢鼠的解剖观察工作。项目有体长、体重、雌雄比、发情期的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