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索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以水稻品种龙盾104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的3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80~480 kg/hm2试验施肥水平范围内,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在现有施肥技术水平条件下,增量施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少,直到420 kg/hm2施肥水平时产量达到最高,其后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减产效应;在目前7 500 kg/hm2水稻平均产量基础上达到适度增产目标,施肥水平最低应控制在200 kg/hm2水平;在保证一定单产水平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少施化肥措施,严禁采用400 kg/hm2以上施肥水平的水稻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00万hm2。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用水量占农业生产用水量的95%,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4%,是黑龙江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用水大户。黑龙江省社会用水总量已逼近全省水资源控制红线,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在这种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开展了水稻直播常规灌溉、旱作喷灌灌溉、旱作滴灌灌溉的作物需水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作喷灌灌溉节省10.99%的作物需水量,旱作滴灌灌溉节省17.76%的作物需水量,水稻旱作喷滴灌技术较现有常规灌溉可节省30%~50%总用水量,但是在现有喷滴灌技术水平条件下,产量水平低于现有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应用水稻6个生育阶段不同灌水处理下的蒸发蒸腾量和产量的试验资料,用Jensen模型、Blank模型、Singh模型和Stewart模型分别对寒地黑土区水稻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拟合,并对得出的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Jensen模型适合寒地黑土区水稻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得出了敏感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为黑龙江省稻灌区调亏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闹闹  尹钢  琚新丰 《北方蚕业》2013,34(1):17-18,21
针对蚕农盲目滥用抗生素添食的生产实际,引入复合活性益生菌对家蚕进行添食试验,结果表明:活力99保健液对增强蚕的体质,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合寒地水稻生产的减少面源污染途径,选择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等4种水稻灌排技术,并配置5个施肥水平,开展了20个处理的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表排水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0.410 g/100 m2和0.359 g/100 m2、0.520 g/100 m2和0.371 g/100 m2、0.601 g/100 m2和0.378 g/100 m2、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13.578 g/100 m2和3.912 g/100 m2、13.504 g/100 m2和3.852 g/100 m2、20.238 g/100 m2和6.196 g/100 m2、29.840 g/100 m2和12.972 g/100 m2。控灌灌排技术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面源污染最小。  相似文献   
6.
琚新丰  尹钢  刘松亮 《北方蚕业》2012,33(2):25-26,34
2011年秋季以871×872家蚕品种作对照,在农村试养"野三元"一代杂交种,调查其品种性状表现及丝质情况。初步表明:家蚕新品种"野三元"抗病、好养、高产,适合在阳城县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采用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4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5个施肥水平组合,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施肥量上限值为360 kg.hm-2;经济效益最大施肥量上限值为320 kg.hm-2。目前水稻耕作水平条件下氮、磷、钾施肥比例关系宜采用2 1 1.5,施肥量控制在320 kg.hm-2以下。由于我国现有的钾肥供应能力不足和土壤全钾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建议在水稻生产中可采取比例降低施肥总量或适当降低钾肥用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灌溉试验中涉及地下渗漏量的实际观测难点问题,以土壤渗流达西定律为基础,通过耕作土壤的层次结构和渗流特性分析以及结合农业耕作实际状况研究,设计提出了不影响农业耕种条件下,直接观测地下渗漏量的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并系统地介绍了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设计、组成、制作、安装、工作原理、应用情况以及拓展应用情况,为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灌溉排水试验中涉及的土壤水渗漏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实际观测难点问题,以土壤渗流达西定律为基础,通过耕作土壤的层次结构和渗流特性分析以及结合农业耕作实际状况研究,设计提出了不影响农业耕种条件下,直接观测土壤水渗漏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并系统地介绍了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的设计、组成、制作、安装、工作原理,为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寒地水稻品种龙盾104的吸肥量和施肥技术,以控灌灌排技术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龙盾104的植株地上部分的全氮、全磷、全钾吸肥量分别在116.5~204.0、76.5~109.5、178.5~223.5 kg/hm2。植株地上部分吸收全氮、全磷、全钾的比例是2.0∶1.0∶2.3,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平均吸收全氮1.856 kg、全磷0.909 kg、全钾2.065 kg。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合理施肥情况下,龙盾104在240 kg/hm2施肥水平条件下,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较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