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蚕人工饲料育生产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式与小蚕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了生产上应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及1~2龄封闭饲育技术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的疏毛率、全龄发育经过及生命率等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蚕体重在人工饲料育期间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但后期生长加快、差距缩小。全茧量、张种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有所降低,但茧丝质量基本达到了全龄桑叶育水平。生产上应用该技术,小蚕饲养总费用可减少50%以上,养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  相似文献   
2.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外研究概况 有关家蚕人工饲料的探索,早在30年代就有报道,但直到1960年,日本的福田和伊藤才首次用人工饲料养蚕完成了一个世代,从而开创了养蚕史上的新纪元.用人工饲料养蚕与桑叶育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养蚕不受季节、气候和桑对生长的限制,可任意调整养蚕时间和全年连续养蚕,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其次,人工饲料营养均一,可使蚕获得同样的营养条件,饲料消毒无菌,有利于防病、防污染.更重要的是,人工饲料育便于实现饲料生产和养蚕生产的机械化、工厂化,简化生产环节,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蚕业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此外,人工饲料还是开展家蚕营养学、病理学等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蚕的基因工程产业化等蚕业高新技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世界各养蚕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在推进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其人工饲料的研究远远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前列,到1975年,日本已完成了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研究,1977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普及率逐年提高,成为其蚕业生产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又培育成功广食性蚕品种,并开发出相应的低成本LP饲料、颗粒饲料及相应的饲育机械,可实现1~4龄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5龄分户桑叶育的"蚕农一周养蚕"的蚕桑生产新模式.近来,日本由于高度工业化,传统农业包括养蚕业出现了极度萎缩的局面,为挽救其养蚕业,日本蚕业界结合家蚕新用途和新型蚕丝的开发,又进行了全龄一次给饵、一年饲养36批蚕的超省力全年连续无菌养蚕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生产中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发育不齐的问题,就家蚕不同收蚁时间、不同饲料含水率对家蚕幼虫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发育整齐度,孵化当天收蚁>二夜包>三夜包>四夜包;②饲料含水率以73%左右为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延缓蚕的发育,影响发育整齐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家蚕蛾生存时间的研究崔为正,王彦文,王洪利(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刘卫修(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周村255319)关键词家蚕蛾;生存时间;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881.21STUDIESONTHELIVINGTIMEOFSILKWOR...  相似文献   
5.
松阿扁叶蜂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Y"形嗅觉仪、风洞等方法研究松阿扁叶蜂成虫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该蜂对油松、赤松选择性最强,选择率达65%以上,其次为黑松、华山松,选择率达60%以上,与林间实际发生状况一致.对不同颜色的选择性差异较大,明显趋向于绿色,雌、雄选择率分别为50%、52%;而对黄、红、粉红色选择较少,均在20%以下.不同光照(红、黄白炽灯、荧光灯、自然光)对松阿扁叶蜂的寄主选择影响不大.雌成虫的存在与否对雄成虫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雄成虫明显趋向于有雌成虫存在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相互作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4龄起蚕取食饲料一定时间后的排粪量为指标 ,探讨了促食性物质和阻食性物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桑叶粉、蔗糖、肌醇等促食物质同时添加到饲料中 ,对家蚕的取食有协同促进作用。脱脂大豆粉、柠檬酸等摄食抑制物质的阻食作用也具有累加性。而将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混合添加时 ,二者表现为相互抑制效应。添加促食剂是减弱或消除阻食性物质的摄食抑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问题,探讨了颗粒饲料育小蚕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及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几年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生产技术应用和示范情况,提出了今后在实用化中需要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桂花  李娟  徐欣  张升祥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1,32(4):17-20,23
本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家蚕4~5龄期丝腺中5个丝蛋白基因(Fib-H、Fib-L、Ser-2短片段、Ser-2长片段、Ser-3)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Fib-H、FIB-L及Ser-3基因的表达规律相似,总体上4龄期表达量明显低于5龄,但4龄眠期均有明显表达,从5龄起蚕以后表达量逐渐上升,至熟蚕或熟蚕后2d达到高峰,此后迅速下降;Ser-2基因两个转录本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与以上3个基因相比,Ser-2基因在4龄期存在相对较高的表达量,但在4龄眠期表达量明显降低,从5龄起蚕以后表达量逐渐上升,Ser-2短片段和长片段分别从5龄96h和144h之后表达量开始降低,到熟蚕期基本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
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方法和饲育环境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龄最适给饵量为50mg/头,适宜饲养密度为1.5头/cm^2,增加给饵次数有利于小蚕的生长发育,温度和光照对小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以29-30℃黑暗饲育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