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验证中西结合药物是否能更好地提升母猪奶质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选择80头品种相同、胎次、体重、体况、妊娠日龄相近的种母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颗粒+包被替米考星组(简称中替组)、中药颗粒组、包被替米考星组、空白对照组。中替组在基础日粮中于妊娠的31-40 d,61-70 d,91-100 d加入中药颗粒和包被替米考星每天各2.5 g,中药颗粒组、包被替米考星组分别于妊娠的31-40 d,61-70 d,91-100 d在基础日粮中加入中药颗粒、包被替米考星,每天2.5 g,空白对照组不喂药,饲养管理一致,全程跟踪每组母猪的奶质情况以及仔猪的生产性能情况。试验证明,中西药配伍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奶质及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母鼠妊娠期暴露双酚A(BPA)对子代成年雌性小鼠生殖损伤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120只妊娠母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母鼠孕0.5~17.5 d内按0、2.5、5、10、20、40 mg·(kg·d)~(-1)剂量灌胃BPA。每组随机选取10只子代成年(56 d)雌鼠,麻醉后处死,收集血液、子宫和卵巢;统计子鼠成年时子宫和卵巢指数;HE染色观察子代雌鼠卵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子代雌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_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子代雌鼠卵巢内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代雌鼠卵巢内ERα、孕酮受体(PgR)、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BPA显著降低子代雌鼠血清FSH、LH、E_2和P_4水平,显著提高子代雌鼠卵巢ERα和ERβ含量,显著降低子代雌鼠卵巢ERα、PgR和DNMT mRNA的转录水平(P0.05或P0.01)。BPA暴露子代小鼠成年时卵巢和子宫指数增大,HE染色观察卵巢实质发生萎缩,初级和次级卵泡数量增加。本研究表明,妊娠期暴露BPA可促进成年子鼠卵巢产生卵泡,显著降低生殖激素的含量及活性,显著增加卵巢激素受体的含量,抑制卵巢激素受体和DNMT的转录,对子代产生生殖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丹参多糖缓解氟苯尼考致肉鸡肝脏损伤的转录组学靶点与通路。将30只1日龄肉鸡随机平均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LA组)饲喂自来水、氟苯尼考造模组(LB组)给予含0.15 g/L氟苯尼考的自来水、丹参多糖治疗组(LC组)给予含0.15 g/L氟苯尼考和5 g/L丹参多糖的自来水。从1日龄开始,连续给药5 d。于第6天各组分别随机取3只鸡,处死,无菌摘取其肝脏组织。肝脏组织经过RNA抽提、纯化和建库后,采用IlluminaHiSeq测序平台,对这些文库进行双末端测序。然后对原始下机数据进行过滤,将过滤后得到的高质量序列比对到该物种的参考基因组上。根据比对结果,计算每个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构建3组肉鸡肝脏的数字化基因表达谱(DGE)文库,比较DGE文库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基因表达差异最显著的关键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LA vs LB、LA vs LC及LB vs LC比较组分别筛选出1 989(上调基因495个,下调基因1 494个)、1 278(上调基因344个,下调基因934个)、380个(上调基因165个,下调基因215个)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LA vs LB、LA vs LC及LB vs LC比较组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主要归类为生物过程和细胞组成两个分支。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LA vs LB的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到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的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LB vs LC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到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及PPAR信号通路等。丹参多糖可通过调节与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 3A4酶(CYP3A4)、细胞色素P450 2C23b酶(CYP2C23b)、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3)、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α2(GSTAL2)等mRNA的表达以及与PPAR信号通路有关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和长链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ACSBG2)等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氟苯尼考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促进肝脏脂质的正常代谢,进而缓解氟苯尼考引起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