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PCR-DGGE技术研究青贮桑叶对肉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饲料中添加青贮桑叶对肉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选用18月龄,体质量约350 kg的各4头本地黄牛公牛和利木赞×福州牛杂交母牛,每种牛分别饲喂青贮桑叶比例为0(对照组)、7.5%、15%和22.5%的日粮,饲养14周后屠宰取样,提取样品总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相结合的(PCR-DGGE)技术对瘤胃细菌区系进行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牛的品种影响瘤胃细菌区系结构及多样性;青贮桑叶添加水平影响瘤胃细菌区系结构,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对奶公犊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蒸汽压片玉米和膨化大豆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日龄内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3头,分别为代乳粉组(Ⅰ组)、50%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Ⅱ组)和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Ⅲ组).1~30日龄,3个组均饲喂鲜奶,30日龄后备组逐步替换成试验日粮,150日龄时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1~90 d 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但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大,Ⅱ组和Ⅲ组的日增重与Ⅰ组逐渐接近并最终超过Ⅰ组,150 d试验结束时,Ⅰ、Ⅱ和Ⅲ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30.18、225.10和229.45 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各屠宰指标与Ⅰ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Ⅲ组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有高于Ⅰ组的趋势(P<0.1);饲料成本分析表明,Ⅲ组的饲料成本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替代代乳粉饲喂断奶后犊牛,并能增大眼肌面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代乳料对奶公犊粪样细菌区系的影响,了解奶公犊在不同代乳料条件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为健康的奶公犊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选用3日龄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组间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分别为代乳粉组(MR组)、代乳粉+精料组(MRC组)和精料组(C组)。饲喂5个月,试验期结束前一周,每组随机选取3头健康、发育程度相近的奶公犊,从直肠采集粪样,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粪样微生物区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用QuantityOn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DGGE图谱可以直观反映菌群的多样性,其中MR组和MRC组都含有代乳粉,条带数目为22.67,而C组条带数为18,显著低于含有代乳粉的2组(P<0.05);相似性分析表明,精料组和MR.MRC组差异较大,聚类图分为2个大类:1、2、3为一类,相似性为59%,其余为另一类,相似性为60%,而2个大类间相似性不足50%,同种处理个体相似性较高,最高可达74%,但不排除个体差异;多样性指数显示含代乳粉2组多样性指数为2.95显著高于精料组的2.74(P<0.05)。结果提示,不同代乳料对奶公犊粪样微生物菌群存在显著性影响,添加代乳粉的2个组多样性显著高于精料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植物蜕皮甾酮、大蒜提取物、苍术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牛蒡子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产气量法设对照组(未添加组)和5个试验组,每种植物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为1.5%,测定了发酵24和48h的DM消化率以及发酵96h的发酵参数。结果显示:1)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24hDM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和大蒜提取物组48h的D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植物提取物对96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速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3)各组之间pH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桑叶提取物和苍术提取物组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蜕皮甾酮和桑叶提取物显著降低了总挥发酸浓度(P0.05),而牛蒡子提取物显著提高了总挥发酸浓度(P0.05);各提取物均降低乙酸摩尔比,升高了丙酸的摩尔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上述提取物能够降低体外发酵NH3-N浓度、提高48hDM消化率,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5.
硝态氮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明日粮硝态氮含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配合硝态氮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24%和30%的处理日粮,进行双外流连续培养体外发酵,试验期144h。【结果】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值、总挥发酸浓度(P0.05);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丙酸摩尔比例上升(Q,P0.01),乙酸摩尔比例(Q,P0.01)和NH3-N浓度(L,P0.01)下降,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Q,P0.01)和微生物合成效率(MOEEF)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Q,P0.01)。【结论】硝态氮能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瘤胃发酵参数、养分消化率和MOEEF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在12%—18%添加水平范围内,MOEFF和瘤胃发酵程度最大,超过此水平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