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室内用浸叶法累代筛选,建立了抗氯虫苯甲酰胺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种群,通过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敏感及抗性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小菜蛾以每代30%~ 50%的淘汰率筛选10 代后,其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达9.09 倍;与敏感种群相比,抗性种群的单雌产卵量下降、雄成虫寿命缩短、幼虫历期延长、幼虫存活率下降、化蛹率降低、蛹重下降、羽化率降低,从而 导致抗性种群的净增殖率下降、种群倍增时间延长、内禀增长率下降、相对适合度变小。表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在用药初期发展较为缓慢,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降低,抗性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2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2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氯氰菊酯.毒死蜱和吡虫啉对家蚕96 h的LC50分别为0.002 0、0.089 1、0.214 5和0.272 9 mg/L,属剧毒级农药;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丁硫克百威、敌百虫、除虫菊素.苦皮藤素、丙溴磷、苏云金杆菌.毒死蜱和烟碱对家蚕96 h的LC50分别为0.692 1、0.769 6、0.850 2、0.744 9、2.513 4、1.732 7和7.260 4 mg/L,属高毒级农药;其余药剂均属中、低毒级农药。以上剧毒级或高毒级的农药应当禁止在蚕区使用。吡蚜酮对家蚕的毒性低,但在蚕区是否能使用低毒级农药,还须考虑药剂的残毒期、慢性毒性和传染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与中毒症状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它3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观察不同种类杀虫剂引起家蚕的急性中毒症状差异。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啉和烯啶虫胺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0.065 1、0.174、0.258、0.445 mg/L,属剧毒级农药,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1.31、2.73 mg/L,属高毒级农药,6种药剂均对家蚕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引起家蚕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头部肿大等。其它3类杀虫剂中,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的毒性属剧毒级,并在测定药剂中的毒性最高,家蚕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部或尾部翘起、拒食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毒性属高毒级,家蚕中毒症状与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的毒性属中毒级。因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强,建议远离桑园使用,以避免对养蚕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蚊蝇醚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新型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为明确蚊蝇醚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否对家蚕产生慢性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研究蚊蝇醚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较小,96 h的LC50值大于1 000 mg/L,幼虫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胸部肿大以及身体扭曲呈"S"形等;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慢性毒性较大,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色变黄、不食不动、生长缓慢;添食75~1 000 mg/L蚊蝇醚药液处理的桑叶,均可导致幼虫龄期延长,眠期体质量增加,发育不齐,最终无法正常结茧、化蛹。依据试验结果认为: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缓慢而持久,在推广应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时应远离桑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 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相似文献   
6.
花生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田杂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发生普遍,与花生争光、争肥、争水,直接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杂草还是病虫害的寄主,可以助长病虫害的发生蔓延。人工锄草虽然可以除去杂草,但耗工耗时,且容易伤害花生幼苗。花生田化学除草具有不伤花生植株根系和茎叶,因而避免植株感染病害,且有省工、省时等作用。本文将花生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及趋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