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崔春玲  崔晓 《技术与市场》2023,(11):143-147
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3—2019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在地理空间和经济区域的差异以及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相邻地区空间差异性较小;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的差距也较大。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呈现绝对β收敛,但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的收敛速度比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的收敛速度慢,在地理距离和经济差距影响下的空间收敛速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将禽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I—A株鸡传代血浆毒5稀释,按0.2mL/只剂量,给2日龄伊莎和尼克鸡雏翼部皮下注射.结果:接毒后第12d仅骨髓的血窦外区出现多发性成髓细胞增生灶,而外周血液和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接毒后第19~37d发病死亡26只,尸体消瘦、贫血,骨髓出现多发性成髓细胞增生灶,其涂片中成髓细胞和颗粒髓细胞占全血细胞的81.60±12.35%;在血液涂片中占63.84±3.85%.在肝脏涂片中,成髓细胞几乎代管了肝组织.肝脏、脾脏和肾脏由于成髓细胞在其血管内外聚集和肿瘤性增生而显著肿大,重量明显增加,肝重为正常的4.22倍,脾重为2.66倍,肾重为2.11倍.接毒后第60d,在骨髓、肝脏和心肌实质内见许多灰白色半透明针尖大小点(由成髓细胞组成的结节).法氏囊缩小,皱褶内滤泡几乎完全萎缩、消失.  相似文献   
3.
火鸡组织滴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疾病,对火鸡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有关本病的病理过程尚未完全阐明,超微结构变化还未见详细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而进行了本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BA)法检测实验性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在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均检出了阳性细胞,并证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最早定位于法氏囊滤泡髓质区的淋巴细胞胞浆内并进行复制,法氏囊滤泡的淋巴细胞是IBDV的主要靶细胞.接毒后ld,法氏囊滤泡就见有许多病毒;2~3d.病毒数量激增并达到高峰;4~5d,病毒数量维持较高水平;6~7d,病毒数量显著减少.本实验结果表明,BA法可以作为IBD的特异诊断方法,法氏囊可作为检测本病的首选器官,在法氏囊滤泡的髓质检出阳性淋巴细胞、阳性异染性白细胞和阳性巨噬细胞,或主要检出阳性巨噬细胞,均可作为本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某养鸡场于1992年10月从吉林省某种鸡场引进一批艾维茵鸡雏,16日龄时大批死亡.根据流行病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雏鸡非典型新城疫,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复方吡喹酮、吡喹酮及丙硫咪唑治疗人工感染囊虫病猪33头,于治疗后4h、24h、77d及100d扑杀,对病猪肌肉组织、脑组织及囊虫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对病猪体内囊虫均具有杀死作用。治疗后24h,复方吡喹酮组病猪体内囊虫全部死亡,而吡喹酮组及丙硫咪唑组病猪体内仍有囊虫存活,治疗后77d及1O0d,复方吡喹酮组病猪体内囊虫全部死亡并被吸收;吡喹酮组病猪体内有多量失去生物活力的囊虫残留;内硫咪唑组病猪体内仍有多量囊虫存活。本实验证实,复方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比吡喹酮及丙硫咪唑的治疗效果迅速而彻底.  相似文献   
7.
我室在1987~1990年的临床外检中,相继收集4例犬阴道类肝细胞腺瘤,现将其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