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羊业生产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3年牛羊肉产量400万吨左右,而市场需求量1000多万吨。发展养羊的空间巨大,至少在近20年之内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买难卖难现象。因为羊肉高蛋白、低胆固醇,且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从2010年至今,羊肉价格一直在每500克30元左右居高不下,成为畜牧业生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国家在牧区推行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牧区养羊的优势逐渐被农区取代,因此,近几年养羊场规模一改过去散、小,主要靠放牧转向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存栏及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场如雨后青笋般涌现,但随着养羊规模的迅速扩大,羊业生产由于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匮乏,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2.
冬季气温较低,由于仔猪的生理机能不健全,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仔猪死亡。因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冬季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1.1整修猪舍。冬季来临前,应对猪舍进行全面检查,对坏、危、漏房及时修缮,塞上风洞,补好裂缝,以防贼风入侵。门口挂草帘或棉帘,增强保暖效果。1.2要保证适宜的仔猪舍温度。初生仔猪为35℃,1~3日龄为32℃~30℃;4~7日龄为30℃~28℃,15~30日龄为25℃~22℃,2~3月龄为20℃。防寒保暖可采用:一是塑料棚增温法。①槽型棚:以走廊式猪舍为例,从猪舍前缘连接运动场部分开始,沿墙顶加设拱形塑料棚,根…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伴同肠系膜套入邻接的肠管内,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瘀血和坏死的一种腹痛性疾病,以幼犬(2~5月龄)发病率最高,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快速诊断土壤中辣椒疫霉菌的诱饵法崔春生,程秉铨,彭相儒,刘文朴(新疆农科院中心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00)(乌鲁木齐市蔬菜研究所)辣椒疫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当前辣椒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1],及早查清辣椒田土壤中辣椒疫霉菌情况,有效地加强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伴同肠系膜套入邻接的肠管内.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瘀血和坏死的一种腹痛性疾病.以幼犬(2~5月龄)发病率最高,占80%以上。临床上主要见于前段肠管套入后段肠管.以空肠、回肠套入结肠最为多见。当肠管套入后.肠系膜常同时被套入,因而导致血液供应障碍.时间过久则导致局部坏死或穿孔.凹入的肠段也会使血管受压.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发生瘀积.造成肠壁肿胀、肠黏膜破裂出血。然而基层兽医常不能正确诊断犬肠套叠,结果往往贻误病情,甚至造成病犬死亡。为此,笔者对犬肠套叠的诊疗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黄色短杆菌C-11是L-丝氨酸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是提高L-丝氨酸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过程中,重组质粒的转化效率是获得重组菌株的关键.电转化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快捷而高效的转化方法.电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菌株的特性、质粒的大小、转化的电压、温度、溶液体系、菌体与DNA的浓度等诸多因素,从几个方面就黄色短杆菌C-11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方法加以论述,也为其它黄色短杆菌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S112是经诱变获得的抗丝氨酸结构类似物和分解能力缺陷的突变株,丝氨酸产率是1.6 g/l.摇瓶试验初糖50 g/l,发酵37 h时补糖40 g/l,可有效提高产酸率50;左右.分批培养补氮试验表明补充氮源同时补糖与只补糖相比,产酸率差异不明显,说明丝氨酸产生菌产丝氨酸过程对氮源的需求不高.经发酵培养基氮源的筛选,认为10;鱼粉水解液是最优的.在7升发酵罐试验,没有补糖的情况下46 h开始产丝氨酸,46、54、58、62、66和72 h产酸率大致相同,为1.8 g/l.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血清型(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禽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本文重点阐述了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内容。并介绍了治疗鸡大肠杆菌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已通过经典的诱变法获得,但要再提高这些诱变株的产量就很困难.赖氨酸的生物合成很有规律,它不仅依赖于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酶,而且依赖于驱动合成赖氨酸的碳源代谢的酶.为了提高赖氨酸产率,就要求改变碳源的供应,从而控制中间物向赖氨酸合成的转化.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基因(dapA)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是菌体在赖氨酸合成代谢途径中,控制表达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关键基因.我们首先分别克隆这两个基因,并使之处于一定启动子控制下.然后将dapA和ppc重组克隆到同一个载体,并转化赖氨酸发酵菌,从而提高菌体内的酶活,进一步提高赖氨酸发酵产率.  相似文献   
10.
补糖对丝氨酸摇瓶发酵产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测定丝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C-12摇瓶发酵生长曲线和糖代谢曲线的基础上,研究补糖对丝氨酸产酸率的影响,并确定摇瓶条件下最佳的补糖浓度、补糖时间及补糖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