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正>近几年,我国的肉牛产业正在兴起,肉牛饲养户和肉牛饲养量不断增加。养好肉牛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一定要抓好母牛的繁殖配种工作,因为肉用母牛与奶牛不同,肉用母牛不生产商品奶,一年中只产一头犊牛,如果空怀一年,就白养一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省上马的规模化猪场逐年增加,尤其是受这次猪肉风波的影响,国家对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给予了资金补贴的政策扶持,加快了我省规模化猪场的建设进程。但是笔者通过现场工作,发现多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发的以牛为自然易感宿主的、呈多临床类型表现的传染性疾病,也称为黏膜病。自1946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世界各国都有比较普遍的发生和存在。该病在临床上除了引起病畜腹泻、高烧发热和黏膜病外,妊娠母畜感染还能引起流产、仔畜先天性缺陷、产弱犊和个体偏小犊牛、发育不良及高空怀率、繁殖紊乱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瘟(CSF)、蓝耳(PR RS)、圆环病毒Ⅱ型(PCV-2)这三种病是近年来猪场的多发病,而且混合感染的情况日趋严重,疫病诊断和防治更为复杂.这三种病的感染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其广泛流行和蔓延给黑龙江省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调查黑龙江省中小规模猪场猪CSF、 PRRS、 PCV-2的流行情况,分析这些病的发病情况和规律,研究预防流行病的技术措施,认真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笔者对黑龙江省猪群这三种主要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1伴有体温升高 牛流涎伴有体温升高主要见于发热性传染病,如牛瘟、恶性卡他热、口蹄疫、牛黏膜病、牛茨城病、牛暂时热等。牛瘟和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呈暴发性。牛瘟以消化道黏膜炎症、出血、糜烂和坏死为特征。患口蹄疫的成年牛以口腔黏膜及鼻、蹄和乳头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和烂斑为特征,犊牛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牛黏膜病表现为黏膜炎症、糜烂、坏死和腹泻。牛暂时热主要发生于蚊、蝇滋生的季节,消化型主要表现出血性胃肠炎,呼吸型以气喘为主,瘫痪型则出现运动障碍。牛茨城病主要表现口腔黏膜坏死、溃疡,咽喉麻痹,关节肿胀,蹄部溃疡。  相似文献   
6.
<正>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牛、绵羊等动物的慢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是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进行性恶病质和高死亡率。该病又称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大约30%的感染动物形成持续性淋巴细胞增生;约10%感染动物会形成淋巴肉瘤,感染牛只有60%无临床症状,但对奶牛影响更为突出。该病早在19世纪末被发现,直到1969年才由美国的Miller从病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分离到病毒。我国于1974年首次发现该病,以后在许多省市区相继发生。给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1细菌病 猪链球菌病。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鼻镜干燥,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颈部、腹下、四肢皮肤紫红色并有出血点,体表淋巴结脓肿。慢性型表现多发性关节炎,四肢动作不协调,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剖检可见猪皮肤潮红,淋巴结肿大,胸腔和腹腔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水肿,心肌出血。  相似文献   
8.
苏太猪是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用杜洛克猪做父本、太湖猪做母本,经过12年8个世代,通过杂交、横交,固定选育出一个产仔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肉质鲜美的新瘦肉型猪种。1999年3月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太猪。农业部颁发了农01新品种证字第5号证书。2007年农业部向全国推荐畜禽品种中只有苏太猪一个猪种。目前该品种已推广到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辽宁、黑龙江等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养猪业已从传统的千家万户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小区模式过渡.在政府政策引导支持、龙头企业拉动下,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已经步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I型(BHV-1)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通常牛被认为是自然感染的唯一宿主,主要传染源为病牛和带毒牛。病毒入侵机体后,多数潜伏在腰、荐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内,牛群不表现具体的症状,多为隐性的持续性感染,长期甚至终身带毒。当隐性感染牛受到应激,或免疫力下降时,体内的病毒会被激活并间歇性的向外排毒,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