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微量元素的硫酸盐,如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锰,因其价格便宜而被长期广泛使用。铁与铜的转运载体都是铁传递蛋白,但是铜对其亲和力更强,因而当日粮铜含量过高时动物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目前,日粮中维生素的添加量,远远超过饲养标准的推荐剂量,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到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从而增加了饲料成本。因此,研制和开发生物利用率较高的微量元素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试验对乙酸铜和硫酸铜的营养效果进行比较。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为单因子试验,2个处理分别为硫酸铜和乙酸铜,在基础日粮中均添加8mg/kg的铜。1.2…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养猪场中,商品肉猪数量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商品肉猪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养猪生产者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满足生长肥育猪的各种营养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质优良和效益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泌乳高峰期奶牛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会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导致奶牛体重和受精率下降,增加乳房炎的发生率。肥育后期肉牛(羊)能量的采食量有限,难以满足育肥的需要,导致胴体脂肪含量不足。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一是增加精饲料,但这样会使瘤胃发酵类型发生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养猪生产提高"三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已有6 000~10 000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重大,有着重要的地位。现代养猪生产从50年代才开始出现,它是在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配合饲料、疫病防治技术、环境控制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使养猪技术开始进入工厂化的崭新阶段。它是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以工厂化的方式进行的高效率养猪生产,因而不仅能提高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能降低饲料消耗,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商品效率。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养猪生产发展很快,但和世界养猪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5.
提高种鹅的繁殖率是养鹅企业追求的目标。反映种鹅繁殖率的指标主要包括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繁殖率的因素很多,现就有关提高种鹅繁殖率的方法分述如下: 1 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搞好传染病的疫苗接种,顶防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禽霍乱和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生。某些疾病,如子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