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2.
植物韧皮部卸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概述了韧皮部卸载的主要途径,并重点综述了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韧皮部运输的主要糖分物质;(2)韧皮部卸载方式;(3)韧皮部卸载研究方法;(4)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酶与蔗糖转运蛋白等需得到更深入地阐释,进一步助力解析植物韧皮部卸载参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有望为更多的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图1表1参75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旬说来潇洒。但真正陷入“千金散尽”的悲惨境地。又有几人还能坚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进而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呢?这童锛述的就是一位省级总代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3 家婴幼儿配方羊乳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原辅料中高氯酸盐的污染水平进行测定,并就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过程分析法对不同生产工艺的婴幼儿配方羊乳粉(简称“婴配羊乳粉”)各个环节生产过程及原辅料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婴配羊乳粉中高氯酸盐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 共检测过程样本104 份及原辅料样本81 份,确定婴配羊乳粉的三种生产工艺均不会产生高氯酸盐,婴配羊乳粉中高氯酸盐的主要来源为原料奶的带入,辅料中高氯酸盐对婴配羊乳粉的贡献率低于26%,辅料中高氯酸盐的高风险因素为含乳原料。结论 婴配羊乳粉三种生产工艺对高氯酸盐的产生没有影响,原料奶是婴配羊乳粉中高氯酸盐的主要来源,辅料中高氯酸盐会带入婴配羊乳粉中,其中含乳原料贡献率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检测实验室使用不同的方法,区别了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的差异性,分别论述了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的概念、目的、范围、时机、内容、参数和方法,供检测实验室进行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不同浓度/施药方式的印楝素、蛇床子素、绿僵菌悬浮液和绿僵菌孢子粉对天然草场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得出:225 mL/hm2印楝素防治效果最好,施药第7天可达到98.72%;蛇床子素次之,但随其浓度增加防治效果也随之提高;而绿僵菌防治效率稍低,适用于非爆发区的预防性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乳粉中的维生素D含量,简化国标方法的前处理过程,建立了乳粉中维生素D2和D3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皂化—正己烷提取—浓缩后,与标准溶液均用正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D2和D3在0.0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μg...  相似文献   
8.
黄芪籽蜂是一类为害黄芪(Astragalus)种子的主要害虫,对黄芪种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明确黄芪籽蜂在山西省黄芪不同种植区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为该虫的预测预报以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试验于2021年和2022年在山西省不同地区对黄芪籽蜂的发生种类、危害情况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发生的黄芪籽蜂包括黄芪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huonchili)、内蒙黄芪籽蜂(B. mongolicus)、圆腹黄芪籽蜂(B. ciriventrious)、北京黄芪籽蜂(B. beijingensis)、拟京黄芪籽蜂(B. pseudobeijingensis)及黄芪种子金小峰(Habrocytus huonchei)共6种,但不同种植区发生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的差异,太谷区和浑源县的优势种为黄芪种子小蜂,五寨县的优势种为黄芪种子金小蜂;且不同种植区黄芪种荚和种子的被害率不同,其中浑源县的种荚和种子的被害率最高,分别为65.93%和41.36%。此外,田间调查结果发现,黄芪不同种植区黄芪籽蜂发生期存在一定差异,晋中太谷区黄芪籽蜂发生期较五寨县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