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的营养与饲用价值   总被引:63,自引:17,他引:46  
苜蓿是家畜的一种重要饲草作物。介绍了苜蓿成熟度与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并分析了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影响牧畜潜在饲用价值的因素。苜蓿草产品有不同的利用方式 ,如放牧、青贮、制作干草、草粉和草颗粒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有效利用苜蓿草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种草养畜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好田不种草、单靠高投入化肥维持地力、忽视发展草业生产粮食的现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种草养畜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农业生产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能的生产,人不直接吃草可间接吃以草为食家畜尤其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奶肉产品。倘若利用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自我修复的功能和其比森林系统更快的物质循环特点等,会对保持地力、改良土壤、增加绿色覆盖、加速经济运转、促进生态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观测分析了春播之日起相隔48d(w)1、51d(w)2、49d(w)3等时段内下种沟宽20cm+覆膜垄宽0(CK)、20、30、40、50cm苜蓿的行均获苗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时段实苗数平均值依次为13.33(CK)、20.19、17.52、18.44、20.04株/米;不同膜幅间差异不显著而与迟苗2个月对照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得苗主效峰值在W2,增、减苗效应变差时段×处理互作>时段>环境>处理;选择适宜时段、处理可有效提高苜蓿的建植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牧草青贮加工和反刍家畜饲养中存在的问题,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青贮发酵的营养变化和饲用性能以及发酵程度对家畜采食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在养畜实践中,青贮饲料的量可能超过日粮30%~50%,并且营养合理搭配,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促进菌体蛋白合成,才能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同时评价了青贮加工经济效益,指出将100单位鲜牧草加工成半干青贮,一般青贮和干草可得到饲料单位是16,11和9单位。牛奶依次为13.6,9.4和7.5,生产费用则为100%,169.4%和112.5%。因而建议,在畜牧生产实践中,精料发酵是没有必有的。蛋白质高的饲料不宜发酵,对于含糖丰富(水溶性糖72.12%),抗pH值缓冲作用较低的青饲料青贮有一定价值,但对蛋白质效高,碱基物质浓度大的饲用植物,宜采用半干青贮技术制贮。  相似文献   
5.
采用4种土壤改良剂对黄河沿岸兰州段盐碱土壤进行改良,观察了改良土壤上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YNEC、康乐、圃园和绿能4种土壤改良剂各用量处理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在相同用量水平下,改良剂康乐可明显增加草层高度和植物量;4种改良剂都能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蘖,分蘖数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其中改良剂康乐对分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改良剂圃园的效果相对较差;随改良剂施量的增加,各处理地上植物量增大,以2 kg/m2土壤改良剂地上植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锡林郭勒草原治理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林郭勒盟风蚀沙化面积 12 6万km2 ,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 12 0 7万km2 ,全盟草场面积的载畜量已由 2 0世纪 60年代的 2 5 0 0万个羊单位减少到目前的 10 40 2万个羊单位 ,现在草场实际载畜量达 2 45 0 9万个羊单位。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除自然因素、直接的人为因素作用外 ,最为关键的是决策者指导思想的失误。在建设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要尊重科学 ,按自然规律办事 ,依法搞好草原的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7.
2003年5月和2004年6月分两批从澳大利亚引进三个绵羊品种:道塞特(Dorset)、萨福克(Suffork)和特克塞尔(Texel)共389只,选择其中116只作为供体母羊进行胚胎移植,使甩CIDR+FSH递减法对供体超数排卵处理,其中111只供体发情,配种、采胚(反应率95.6%,111/116),平均采胚10.04枚(1114/111),可用胚平均6.23枚(691/111),可用胚率62.03%(691/1114)。将691枚2~16细胞可用胚移植给618只受体小尾寒羊,受体采用PG两次处理法同期处理。妊娠485只,妊娠率78.48%,共产羔537只,产羔率110.72%。  相似文献   
8.
观测分析了春播之日起相隔48 d(w1)、5l d(w2)、49 d(w3)等时段内下种沟宽20 cm+覆膜垄宽O(CK)、20、30、40、50 cm苜蓿的行均获苗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时段实苗数平均值依次为13.33(CK)、20.19、17.52、18.44、20. 04株/米;不同膜幅间差异不显著而与迟苗2个月对照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得苗主效峰值在W2,增、减苗效应变差时段×处理互作>时段>环境>处理;选择适宜时段、处理可有效提高苜蓿的建植水平.  相似文献   
9.
膜侧沟播对陇中半干旱山区苜蓿建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种沟宽20 cm+覆膜垄宽0(CK)、20、30、40、50 cm的旱作春播苜蓿获苗生长发育情况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从春至夏气候限制补墒,膜幅加宽至40 cm后已对早期增苗无促进作用.当年产草平均生长总株高覆膜早苗远大于同播迟苗2个月对照,比值悬殊;鲜、干草行总产膜幅增大草量增、减不明显,随行内增苗密度上升单株产量下降有差异性.因此认为,水土保持或种子田覆膜30~40 cm为宜;收草地以20~30 cm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抗旱种草技术,观测对比分析了春季覆膜不同垄宽0、20、30、40、50cm沟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随覆膜集水补墒不足程度的增加,由于细胞生长减缓引起对同化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故对试验苜蓿生理发育过程的影响不大。早期出苗生长期不等的个体,在单株发育变化上遵循季节生长能量功能分配生物学特性,并与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单株产量和根颈发育直径方面,不同膜幅处理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考虑试验区降水年际变率和行内增苗对个体发育的影响,水土保持草地或种子田应选择30和40cm的覆膜垄宽为宜,收获鲜草的草地以20、30cm的覆膜垄宽抓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