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NaF水溶液进行累代或隔代添食的方法,选择"研137"、"丰一"、"7N"、"湘F"四个元母种,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研·丰×7N·湘F"进行室内及农村试养,并参加广东省新蚕品种品比鉴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耐氟性能强,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现行生产品种"9·芙×7·湘".  相似文献   
2.
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5个家蚕的原种或杂交种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试验,其中有39个二化中系品种,47个二化日系品种,10个多化性品种,中×日系四元杂交种5个,日×中系四元杂交种4个。结果表明:日系品种的摄食率明显高于中系品种,多化性品种也明显比中系品种好,但不及日系品种;中×日系明显比日×中系强;中系大部分品种拒食,品种间差异不甚显著;日系、多化性品种间摄食率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家蚕新品种夏协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选育南方蚕区多丝量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定向培育,结合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8年,育成了强健、茧丝量高、丝质优良的日系蚕品种8B,驯化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54A、丰一、苏花3个原种,组配成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的四元杂交组合,经多次鉴定、中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层率23.62%,鲜毛茧出丝率17.83%、茧丝长1156.1m,解舒率75.1%、净度94.9分,纤度适中,繁殖系数高。适应南方蚕区夏秋期及两广春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4.
采用杂交、系统选育和添食氟化物等方法,育成耐氟新蚕品种R21、654,并组配双交原种(R21×伦荣、654×苏学5)及其一代杂交种21·伦×65·苏。经多批次室内试验、省品比鉴定、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耐氟性强、茧丝质良好,虫蛹生命力和万蚕产茧量比对照种提高12.24%和10.03%,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88.01米和204.27米,净度91.8分,小蚕能耐桑叶含氟量80ppm以上。  相似文献   
5.
强健性蚕品种海的育成及云·山×东·海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系统选择的方法 ,育成强健性多丝量品种海 ,并引进苏花、871组配成云·山×东·海的四元杂交组合。经 5个攻关点联合鉴定表明 ,万蚕收茧量 17 5 3kg、万蚕茧层量 4 179kg、茧丝长 1184m、解舒丝长 90 7m、鲜毛茧出丝率 18 5 %、洁净 94 98分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对照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在生产上试繁推广  相似文献   
6.
广东夏秋蚕品种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广东夏秋蚕品种多年的选育实践,论述了夏秋蚕品种选育正确选配亲本,应用高温多湿定向培育,不停食饲养,活蛹缫丝,多元杂交,品种夏壮等技术,指出夏秋蚕品种选育以应“强健,优质,高产,易繁”为选育目标,选育上要与抗病育种,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多丝量新蚕品种“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是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其原种好养,交配性能好,产卵量多,产附好,制种性能高于对照种“芙蓉”和“湘晖”。一代杂交种经多点多批试养结果,比同期对照种“芙蓉×湘晖”单张产茧量增19.30%,单张产值增31.20%,壳重增17.30%。据蚕农普遍反映,该种虽抗高温多湿性能较弱,但蚕儿孵化、发育、眠起、熟蚕均齐一,食桑快,好养,抗氟化物污染性能较强,上簇吐丝埋笼较快,是一对很有希望成为我省春秋兼用的多丝量杂交新种。  相似文献   
8.
家蚕浓核病1975年在日本首先被发现,是一种由家蚕浓核症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 简称DNV)所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蚕病,近几年在广东老蚕区严重流行,据1986~1987年两年全省蚕病普查结果,DNV已居我省老蚕区病毒性蚕病中的首位,粤北、肇庆等新蚕区亦有扩大流行的趋势,是蚕病防治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印度蚕业     
近年来印度蚕业发展很快,已成为热带蚕业第一主产国。桑蚕丝产量名列世界第三位,占世界产量的11.0%。柞蚕丝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还有世界上独有的金黄色琥珀蚕丝。现将我于1985年10月—86年5月到印度国际热带蚕业培训学院学习,在印期间曾到一些科研单位和蚕区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0.
前言我省现行推广二化性品种《两广一号》生命力强,配合力好眠起齐一,容易处理,深受群众欢迎。但是本种丝的净度较差,平均只能保持88—90分之间,不能满足丝绸工业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选育“优质、强健、高产”的新品种是我省迫切的愿望。从1978年开始,我所即着手进行选育,利用"新九"、"7532,,两亲本的生命力强特点。通过与高丝量品种杂交,选育出丝质优良、丝量多、强健好养、繁殖容易的适于我省春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