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Duplex PCR 快速检测松材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uplex 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部分核苷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设计出特异性引物,检测松材线虫的存在;在5.8S,28S保守序列区设计通用引物,检测伞滑刃线虫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线虫标本观察是帮助学生掌握线虫形态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标本的保存和观察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在线虫学教学中引入线虫3D模型,3D模型可由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通过鼠标拉动3D图像可从任意视角全方位浏览线虫,而且3D模型还可打印出来,真实感强,可长期保存。利用3D模型进行线虫学教学增强了线虫形态学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广东省主要珍贵树种上的线虫进行调查时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上分离到一种隐皮孢囊线虫,经形态特征观察和测量数据分析,将其鉴定为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Cryphodera kalesari。其诊断特征为:雌虫椭圆形至近球形,头部具有1个唇盘和2~3个唇环,口针长33.6~37.8μm,阴门唇突出,阴门与肛门之间区域凹陷,肛阴距为42~72μm;2龄幼虫头部具1个明显的唇盘和3个唇后环纹,口针长24.8~29.5μm,口针基部球前缘凹陷,侧区3条侧线,尾长圆锥形,长38~53.5μm,尾末端细圆,透明尾长17.1~25.1μm,侧尾腺孔位于肛门后2~5环;雄虫未发现。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的rDNA(LSU D2D3和ITS)序列,为此线虫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数据。本研究还分析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与本属其他种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为中国的地理新记录种。格木为隐皮孢囊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4.
万强对花生根结线虫发育的影响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万强对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mearenaria)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强对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但能延缓孵化时间,减慢线虫胚后发育的速度,减低雌虫的比例。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万强有减少土中2龄幼虫数量的作用,并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9.66%~24.83%。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省琼中县水稻根上,发现根结线虫属新种海南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inanensissp.nov.(根结科Meloidogynidae).该新种雌虫唇盘与中唇不形成典型的哑铃状结构;会阴花纹结构为卵圆形至圆形,线纹细密,平滑,背纹与腹纹相连,形成同心圆状,尾尖区花纹极细密,成波浪至锯齿状皱褶,且种内会阴花纹形态变异很小,雄虫中唇外缘有缺裂;侧区一般具4条侧线,具网纹饰。2龄幼虫体长,尾长和口针长分别为481.98(442.00~536.60)μm,66.82(57.20~75.40)μm和12.82(10.40~15.10)μm;尾渐细,尖削。雌虫酯酶R1=0.36,属VSI表型。它主要寄生水稻和小麦。  相似文献   
6.
 孢囊线虫属(Heterodera)线虫目前大约有80种,该线虫分布广泛,是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原线虫之一[1],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如,寄生大豆的大豆孢囊线虫(H. glycines),寄生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H. avenae, H. filipjevi)[1,2]及湖南省水稻上新发现的日本孢囊线虫(H. elachista)[3]。为明确孢囊线虫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种类及分布,2007~2011年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了孢囊线虫调查鉴定,在江西省发现朝鲜孢囊线虫(H. koreana)。该线虫为首次在中国发现。  相似文献   
7.
2018 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园林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根围分离到一种长针线虫。经形态 学观察和 28S rDNA D2D3 区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松长针线虫(Longidorus pinus Xu, Ye, Wang & Zhao)。 其雌虫主要形态特征为:雌虫体长 3 048~3 464 μm,唇区明显缢缩,宽 9.5~10.5 μm,侧器囊袋状,齿尖 针长 66.0~69.5 μm,导环距体前端 27.5~30.0 μm,尾长 31~33 μm,短圆锥形,尾长与肛门处体宽比值= 1.5~1.6。松长针线虫河北种群 28S rDNA D2D3 区与 GenBank 数据库的山西种群进行序列比对,相似性为 99.2%~99.9%。松长针线虫是河北省长针线虫新纪录种。紫荆是松长针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培养根结线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在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上培养效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根结线虫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在所有4种供试马铃薯品种上均能较好地繁殖,在大西洋和958品种上繁殖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个供试品种;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均可在马铃薯958品种上进行良好繁殖,但不同根结线虫的繁殖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南方根结线虫的繁殖最好,而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的毒杀活性,以及茶枯饼粉末拌土处理对空心菜和落葵爪哇根结线虫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为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茶枯饼为材料,采用药液直接浸泡法和粉末拌土盆栽法,分别研究了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对卵的孵化抑制性,以及茶枯饼粉末拌土处理对空心菜和落葵爪哇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活性,以50,100,150mg/mL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处理72h,经清水复苏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9.94%,58.80%,70.68%;对爪哇根结线虫卵的孵化表现出较强抑制活性,以50,100,150mg/mL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处理5d后,抑制孵化率均达到58%以上。茶枯饼粉末拌土处理对空心菜(9g/L)及落葵(11g/L)爪哇根结线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茶枯饼粉末拌土能显著降低根结数及雌虫产卵量,并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显著增加。【结论】茶枯饼中存在杀线虫成分,可作为潜在的防治根结线虫病资源用于线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根结线虫属一新种—海南根结线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海南省琼中县水稻根上,发现根结线虫属新种海南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inanensis sp.nov.(根结科Meloidogynidae)。该新种雌虫蜃盘与中辰不形成典型的哑铃状结构;会阴花纹结构为卵圆形至圆形,线纹细密,平没,北纹与腹纹相连,形成同心圆状,尾尖区花纹极细密,成波浪至锯齿状皱,且种内会阴花纹形成变异很小,雄虫中辰外缘有缺裂;侧区一般具4要侧线,具网纹饰。2龄幼虫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