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喂乳酸菌对小白鼠血清中IgG及肠道中SIgA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2株乳杆菌MG2-1、L.casei.zhang按不同剂量分别饲喂小鼠,在5、10、15、20、25、30d测定其血清中IgG及肠道内SIgA含量,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剂量的2株菌的乳悬液均能极显著提高IgG、SIgA含量(P<0.01)。对提高IgG含量方面两菌株均表现出低、中剂量饲喂组随着饲喂时间不断增加,有超过高剂量组的趋势。在第25d时,菌株MG2-1组,中剂量组极显著的高于高剂量组,L.casei.zhang组低剂量极显著的高于中、高剂量组。而SIgA水平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高。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水鸭类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发病情况  1 999年 9月至 1 0月 ,广东南海一水鸭养殖户温某在饲养肉水鸭的过程中 ,连续 3批雏鸭 (每批 2 50 0只 ) ,均从第 4天开始发生急性传染病。这 3批雏鸭均是经鸭肝炎疫苗免疫母鸭的后代 ,先后出现严重的发病和死亡。第 3批雏水鸭是从 1 0月 1 6号进苗 ,2 0号发现小鸭突然死亡 1 3 2只 ,禽主立即采用鸭肝炎蛋黄抗体作紧急被动免疫 ,分点肌肉注射 1 .1 ml/只 ,第 2天发现鸭子死亡 1 56只 ,第3天死亡 1 3 8只 ,那天晚上 ,禽主又使用鸭肝炎蛋黄抗体作紧急免疫 ,方法同上 ,一直到第 1 0天 ,每天仍死亡 1 0 0多只 ,疫情仍未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VP1蛋白是口蹄疫病毒(FMDV)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以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为探究VP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筛选出其最佳体外表达系统,使用Visual Gene Developer、CodonW、GraphPad Prism等软件,对VP1基因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同时将VP1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昆虫杆状病毒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作了比较。结果显示,VP1基因的CAI为0.21,ENC为55.43,GC3S为65.26%,表明该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较弱并且密码子偏好以G/C碱基结尾。结合VP1基因与各表达系统密码子使用频率比值,发现其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频率比值差异最小且CAI最大,因此推断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FMDV VP1基因最适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为FMDV亚单位疫苗研制等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番鸭“花肝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9年夏季开始,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南海、花都等地的多个番鸭场,发生一种以病死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的番鸭病。此病因其肝脏特征性花斑样病变而俗称为“花肝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使许多养殖户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极大地威胁着番鸭养殖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株乳酸菌对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两株乳酸杆菌Lcaseizhang和MG 2-1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以不同的剂量给雏鸡灌服,在10日龄和28日龄进行2次新城疫疫苗(IV系)滴鼻点眼免疫,在二免后的第7 d和14 d检测血凝抑制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提高抗体水平0.61~1.77(log2)。由于菌株、剂量等的差异,各试验组在提高抗体水平上也有所不同。两株乳酸杆菌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对雏鸡免疫机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8.
里氏木霉RutC-30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里氏木霉以槐豆胶为基础培养基、以乳糖为诱导物,用7.5升液态发酵罐发酵产生β-甘露聚糖酶,经两次硫酸铵分级分离(饱和度为40%—60%)和两次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结果得到高纯度均一的单体β-甘露聚糖本科经SDS-PAGE测得酶分子量为53KD,组织活动力为100u/mg,这为β-甘露聚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高纯度的样品。  相似文献   
9.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Ⅰ)病是鸽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本冱的发生,我们用从现场分离鉴定的7株鸽A/PMV-Ⅰ毒株中筛选出3株抗原性良好的毒株作为种毒,研制成蜂胶佐剂混合毒株灭活疫苗,经安全试验、最佳免疫剂量测定、铲力试验,以及田间应用的结果,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免疫保护效果确定。实验室试验,用本疫苗免疫后30、90、180天,其保护脂数分别为100%、77.8%和55.6%,免疫有效期最少达6个月;在4℃-8℃保存,其有效其最少可达180天。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郊某大型鸡场年产 10多万只肉鸡,具有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有正常的免疫程序, 1周龄时均用进口传支苗免疫一次。 2000年 1~ 2月间,发现有 4批 (每批 9 000只 )肉鸡均在 25~ 30天左右开始发病,在几天至 1周内,发病率 40%~ 50%,死亡率 28%~ 32%。病初曾用沙星类抗菌药,连用 3~ 4天,但无明显效果。经对送检鸡进行临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采取相应措施后,病情逐渐稳定,死亡 逐渐停止,但耐过鸡死淘率高达 34%。 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少, 2天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