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说明了乳牛体型性状线性评定的常规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该评定方法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提出,极大地简化了常规评定方法的繁琐计算,值得在乳牛业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的肉和奶为人类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必需矿物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也是人类饮食结构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临床医学研究证明,过量的摄入饱和脂肪酸和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机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人类的饮食与其慢性病的演化过程密不可分。为此,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中脂肪酸合成的代谢机制,以及通过营养调控和基因选择手段改善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中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优化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日粮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开展奶牛低氮日粮的研究,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从源头减少氮的排放。日粮蛋白水平从15%降到10%左右,通过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平衡日粮蛋白质组成,达到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的目的。通过对每吨蛋白饲料的成本和平均日采食量的分析,计算出规模化奶牛场每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太平二号”蚯蚓食性复杂,喜食畜禽粪便,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蚯蚓对硒也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该试验在半发酵牛粪中添加不同比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 SS)与富硒酵母(selenium-enriched yeast, SY)的混合硒(10 mg·kg-1,SS∶SY=1∶1,1∶2,1∶4)养殖蚯蚓,探究硒元素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蚯蚓粪肥力(N、P、K)的影响,选择富硒蚯蚓的适合养殖浓度及复合硒比例,在蚯蚓处理牛粪的同时提升蚯蚓富硒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牛粪基料中添加硒元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日增重倍数较低(P<0.01),试验组中以SS组生长繁殖较好;(2)试验组蚯蚓蚓体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中,SY组蚓体硒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3)SY组与混合Ⅲ组(SS∶SY=1∶4)蚓粪中N含量最高,混合Ⅰ与混合Ⅲ组蚓粪的P含量最高,混合Ⅲ组蚓粪中K含量最高;(4)各试验组蚓粪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以混合Ⅰ组蚓粪硒含量最高,SS组蚓粪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澳系荷斯坦牛,是由荷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多次引进荷斯坦种牛和精液而培育出的乳用型牛。其特点是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高产牛群年平均单产7000千克.初胎母牛平均5000千克。内蒙古锡盟南部地区(正兰旗),于2003年6月引入澳系荷斯坦奶牛3900头,成为该地区奶牛品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合理利用,以在当地奶牛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笔者对引入澳系荷斯坦奶牛在寒冷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效果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详细观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产生各自的结论。秸秆微贮就是这类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对于秸秆微贮,编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看法:①秸秆喂前经简单加工处理(切碎、浸软、加盐、调味),就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应该是一件好事。秸秆微贮除上述特点外,还另外有微生物发酵,这就使秸秆微贮与一般秸秆加工有类同又有区别;②微生物发酵,尤其是长时间发酵,会因接种或污染的微生物特性给处理对象———秸秆带来物质形式的转化和消耗以及能量的损耗;③发酵过程中,非固氮类微生物的增殖,虽然使细菌蛋白增量,但那是以秸秆或外加物的碳源和氮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秸秆微贮也遵守“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世界里,物质和能量一样,既不能“平白消灭”,也不能“无中生有”。如果能明确微贮秸秆并没有从外界获得什么,那么它剩下来的只有物质的转化和损失了;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因菌种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的干物质的损失量可达3%~15%不等。于是,计算微贮前后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则由于微贮后作为分母的基数减小了,而且发酵产氨和氮的氧化物数量甚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粗蛋白百分含量上升是很自然的。如果微贮时还要添加尿素等氮源时,则微贮后秸秆粗蛋白(N×6.25)含量大增也就不足为奇了;⑤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