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精粗分开饲喂组(SI)、裹包全混合日粮组(bTMR)和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组(SDA),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SI组相比裹包TMR饲喂奶牛极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1),产奶量、4%标准乳、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现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裹包TMK中添加SDA组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显著提高(P<0.05),乳糖含量也较SI组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4%标准乳也极显著提高(P<0.01).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现消化率,且在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产量(P<0.05).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24头经产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饲喂裹包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粗分开饲喂方式进行饲喂,旨在研究裹包TMR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饲料效率、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日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在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机体重要能量来源,一般占反刍动物日粮的70%以上,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饲喂反刍动物效果、青贮饲料发酵过程调控、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品质研究、调控碳水化合物饲料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开发及利用等方面。作者综述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优质饲草对草食畜牧业高效发展意义重大。青贮饲料作为一种优质饲草,已成为畜牧养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大宗粗饲料来源,每年生产量和使用量巨大,但由于生产和管理不当造成浪费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青贮饲料制作前期准备、适时收割、装填压实、密封发酵、青贮成熟等五个关键环节,对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从青贮窖和机械设备的准备、适时收割判断方法、装填压制方法、密封步骤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青贮抽气发酵这一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述,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饲粮中棉秆比例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棉秆中营养物质在绵羊体内的消化代谢参数。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组)饲喂全价颗粒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分别以棉秆替代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的基础饲粮。试验全期68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53 d,消化代谢试验8 d。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ADG)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C组和D组极显著低于CK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K组、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依次下降,其中D组比CK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纤维(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低17.17%(P0.01)、18.22%(P0.01)、12.14%(P0.01)、36.36%(P0.01)、26.26%(P0.01)和36.24%(P0.05)。3)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不一。当棉秆替代比例为30%时,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C组和D组DM和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棉秆可以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替代比例以30%为宜。  相似文献   
6.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是指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照营养专家计算提供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将日粮各组分按适当的比例充分搅拌混合而成的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SN)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分为4组,每组10只,每日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CK组)、2(A组)、6(B组)和10g/只(C组)BSN的饲粮。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B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33.43(P>0.05)、32.29(P<0.05)和57.15g/d(P<0.01)。2)各养分表观消化率随饲粮中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A、B和C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分别比CK组降低0.73%、23.44%和30.04%(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绵羊饲粮中添加BSN对提高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有积极影响,ADG随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显著增加,每日在饲粮中添加10g/只BS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研究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微生物蛋白合成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健康、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置3种不同能氮同步化指数的等能、等氮日粮(日粮A,SI=0.74;日粮B,SI=0.83;日粮C,SI=0.91)。结果表明,随着日粮SI值增加,微生物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P<0.05)、氨氮浓度在8和12 h极显著下降(P<0.01);A组与B组相比,在8 h时,产气量、pH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12 h时,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显示,日粮能氮同步释放可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和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BN)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绵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体重相近的30只羊分为基础饲粮组(CK组)、基础饲粮+BN组(A组)、基础饲粮+BN+BS组(B组),每组10只。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32.29g(P<0.05),B组提高68.00g(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B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比CK组显著提高16.31%(P<0.01),A组与CK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CK组相比,A组血清尿素氮降低23.44%(P>0.05)、B组显著下降44.69%(P<0.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BN可显著提高绵羊的ADG,但复合添加BS的效果更好。同时,饲粮中复合添加BN和BS可显著提高绵羊对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
粗饲料颗粒大小对奶牛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中的粗纤维可为奶牛提供大部分能量,是奶牛能量的主要来源.奶牛对粗饲料采食量的大小是其能否获得足够的用于生产的能量及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基础和关键.影响奶牛对粗饲料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但粗饲料颗粒大小变化的影响较大.粗饲料颗粒过大,奶牛不愿采食,不利于奶牛生产并造成饲料浪费;颗粒过小,不利于反刍,增加奶牛患瘤胃酸中毒的可能性.通过改变粗饲料的颗粒大小,可使奶牛采食、咀嚼和瘤胃发酵等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