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主要苜蓿遗传资源与遗传特性进行陈述的同时, 重点对苜蓿遗传特性与育种进程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育种方法以及苜蓿育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近年来我国在苜蓿育种领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的苜蓿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华北驼绒藜雨季移栽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不同季节移栽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系列研究之一。干旱区春季生态建植有补水之苦,雨季移栽表明,不需坐水或补水,成活率可高达60%,浸根可提高成活率至90%;说明雨季移栽是可行的。移栽植株数日内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脯氨酸含量骤然升高,含量恢复过程则较缓慢,说明移栽使植株突然损伤,但终能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持水力和蒸腾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育苗法 ,对偃麦草属 3种植物的持水力和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提出了判定植物持水力的新概念 -拐点持水力。依此方法 ,毛偃麦草的持水力远大于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毛偃麦草的蒸腾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植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偃麦草属 3种植物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 ,采用盆栽育苗法研究了长穗偃麦草出苗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 ,毛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种子的耐盐性基本一致 ,并且 2者明显强于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幼苗能够在 1%盐浓度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5.
偃麦草属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置了6种恒温温度、4种变温温度、3种芽床处理、2种光暗水平对偃麦草属(Elytrigia.Desv.)4种牧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毛偃麦草(E.trichophora);20;15 ̄10 ̄20;长穗偃麦草(E.elongata):20;10 ̄20;偃麦草(E.repens):15 ̄25;20 ̄30;20;中间偃麦草(E.intermde  相似文献   
6.
饲粮的合理加工,可以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以至提高饲粮的利用效率。因此,是畜禽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我们首先在1986年进行了利用膨化饲料饲喂断奶后仔猪的消化试验。结果提高日增重16.3%,降低饲料消耗20.9%。1987年春季,我们又对40头母猪所产的341头哺乳仔猪进行了试验。仔猪七日龄开始驯练吃料,至15日龄完全饲喂膨化饲料,饲喂效果良好。仔猪20日龄前下痢发生率大大减少,成活率明显提高。至35日  相似文献   
7.
7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苗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浓度为0.6%、0.9%、1.2%、1.5%和1.8%的复盐(71%NaCl,3%CaCl2,4%MgSO4,22%K2SO4)溶液培养种子和幼苗,根据初始萌发时间、单株重量、发芽率下降百分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耐盐指数9个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确定7种禾本科牧草种苗期耐盐能力之序为:苇状羊茅>高冰草>星星草>冷地早熟禾>野大麦>蒙古冰草>披碱草。  相似文献   
8.
几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度为0.6%、0.9%、1.2%、1.5%和1.8%的复盐(71%NaCl+3%CaCl2+4%MgSO4+22%K2SO4)溶液培养种子,根据初萌时间、发芽率下降百分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耐盐指数8个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确定九种豆科牧草苗期耐盐能力为沙打旺>中苜3号紫花苜蓿>东方山羊豆>小冠花>百脉根>扁蓿豆>鹰嘴紫云英>白三叶>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帕米尔驼绒藜(C.?)及C.arborescens(父本)×C.?(母本)杂交种F1代酯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父本、母本及F1代的酯酶酶谱在数目、位点及强弱上均存在一定差异,F1代除表现为双亲互补类型外,在酶谱中有1条新带Rf=0.80产生。可以认为华北驼绒藜与帕米尔驼绒藜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可以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以人工践踏模拟羊只践踏、以刈割模拟采食,对中间偃麦草、无芒雀麦、羊草、蒙古冰草4种禾本科牧草各单播草坪进行了由轻度到重度的8级(包括对照)模拟放牧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践踏和刈割可以促进牧草生长,重度践踏导致株丛死亡。4种牧草耐牧强度之强弱顺序为无芒雀麦>羊草>蒙古冰草>中间偃麦草,最适模拟放牧周期是9-11d。去除旗叶,可促进牧草分蘖,增大丛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