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0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姜曲海猪质膜钙转运ATP酶1(ATPase Plasma Membrane Ca2+Transporting 1,ATP2B1)基因CDS区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ATP2B1基因在不同日龄姜曲海猪子宫组织的表达水平,以期为研究ATP2B1基因在姜曲海猪繁殖性能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RT-PCR技术扩增姜曲海猪子宫ATP2B1基因CDS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TP2B1基因在1月龄和8月龄姜曲海猪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姜曲海猪ATP2B1基因CDS区全长3 663 bp,编码1 220个氨基酸,与野猪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姜曲海猪ATP2B1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34 737.94 u,原子总数为19 102个,理论等电点(pI)为5.63,带正电荷、负电荷的氨基酸数分别为141、161个。该蛋白最可能位于细胞膜上,为跨膜、非分泌型疏水蛋白质,有159个磷酸化位点和5个N-糖基化位点,无规则卷曲在预测的二级结构中占比最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P2B1基因在8月龄姜曲海猪子宫组织中...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波尔山羊妊娠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一般方法不能确定是否已受孕的 8头波尔山羊母羊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的内分泌指标 -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 ,连续检测一个发情周期 2 0天 ,每 5天采集血液样本 1次 ,每只母羊连续采 4次。由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 ,经实践检验 ,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 75 % (6 /8) ,如果结合其他妊娠诊断方法 ,可以进一步提高波尔山羊妊娠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技术在防治春尺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春尺蠖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利用糖醋盘 ,灯光诱杀成虫 ,在树干上捆绑草绳 ,喷涂毒环阻止成虫上树产卵及使用无公害生物制剂防治幼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起,乌鲁木齐市阶段性的爆发了大面积的蚜虫,这已经是蚜虫在乌市连续第3年大面积爆发。调查显示,去年我市发生的蚜虫以榆彩斑蚜、榆长斑蚜为优势种。调查还表明乌市行道树树种依次易感蚜虫顺序为:倒榆被害率达90%、白榆被害率达84%、钻天榆被害率达81%、大叶榆被害率达65%。  相似文献   
5.
选择1 200头体重5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促长宝"150、250、350 mg/kg。结果表明:添加"促长宝"250 mg/kg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1.89%,胴体瘦肉率高2.94%,肌红蛋白含量高21.36%,每头猪比对照组增加收入66.79元。在肉猪生产中添加"促长宝"250 mg/kg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猪生长激素基因座位BspI、HhaI酶切片段多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多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调节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以及改善胴体组成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药敏区系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疫病。其病原菌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每年在死亡的幼猪中约有 5 0 %与 ETEC有关[1] 。王红宁等[2 ] 1 995— 1 999年在四川等地规模化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可达 2 0 %~ 60 % ,如果仔猪黄、白痢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 ,其死亡率可达 60 %以上。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发展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有明显上升趋势 ,仔猪死亡率增高 ,存活率降低 ,断奶窝重降低 ,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且因盲目用药使用药成本增高。…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和血甭型鉴定的基础上,对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和4株标准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了质粒DNA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质粒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质粒DNA分析为四川规模化猪场致病性E.coli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质粒图谱与血清型及耐药谱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瘦肉型杜长上(杜洛克×(长白×上海白))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采用试验猪场育肥后期日粮,在猪平均体重达到55 kg以上时,采用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限制日采食量15%)两种饲喂方式,最终同期屠宰(45 d后).研究结果表明:1.与自由采食相比,限制饲喂未显著改变肌肉系水力、熟肉率、pH值、肉色和剪切力(P>0.05),但除剪切力之外的上述各项指标值均略有增加.2.与自由采食相比,限制饲喂未显著改变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分、钙、磷的含量(P>0.05),但粗脂肪含量略有下降.3.两种饲喂方式下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4.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对限饲的反应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首次检测了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23项指标,并与鹿科梅花鹿做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黑麂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梅花鹿指标,而白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低于梅花鹿指标。黑麂白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约占9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各占约2%。黑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血糖两项指标高于梅花鹿的指标;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C)含量显著高于梅花鹿。检测结果反映了黑麂的机体生理机能,是进行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