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瘤胃酸中毒,又称乳酸中毒。是因采食了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而引起以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瘤胃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瘤胃生物学消化功能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  相似文献   
2.
生产实践表明,饲喂母猪时加喂牧草,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不影响母猪采食;母猪在怀孕期喂饲适量的青饲料,可提高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根据猪的营养需要和对牧草的利用能力,在不影响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探讨种草育肥猪试验研究,旨在解决毕节地区人畜争粮的问题。试验种植菊苣和紫花苜蓿养猪育肥试验,对不同牧草育肥效果和育肥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添加紫花苜蓿效果较好,净总增质量达5kg,净增平均效益达425元。因此,在育肥猪试验中适当添加优质牧草,既能减少精料用量,又能增加育肥效果,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4.
5.
通过19种牧草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野生牧草与引进外来牧草相比,具有区域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干旱、抗病虫害等优点,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的优良牧草金荞麦、雀麦、小黑麦、扁穗雀麦,对生物多样性及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黔江区低碳发展现状,指出了应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以建设低碳国土实验区为起点,从低碳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增加森林碳汇、发展生态产业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黔江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办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有效促进了黔江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黔江特色低碳品质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2 、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019 ~0.060、0.004 ~0.022、0.063 ~0.089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要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08 ~2.14,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趋势表明,NO2浓度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根据黔江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了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种草育肥猪试验研究,旨在解决毕节地区人畜争粮的问题。本试验种植菊苣和紫花苜蓿养猪育肥试验,对不同牧草育肥效果和育肥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显示,净总增重达5kg,净增平均效益达425元,可见,添加紫花苜蓿的效果较好。因此,在育肥猪试验中适当添加优质牧草,既能减少精料用量,又能增加育肥效果,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料饲草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探讨了不同饲料饲草在山羊瘤胃的降解特性,旨在解决贵州省山羊饲料缺乏营养价值参数的问题。试验以2只安装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对蛋白饲料、能量饲料、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合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有机物(OM)的瘤胃降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M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7.46、59.27、74.69、52.72、62.91;CP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6.31、58.66、78.17、59.84、62.75;OM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9.07、67.14、78.75、62.50、63.44。各类饲料的DM、CP、OM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不同类型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是不同的,豆科牧草DM、CP、OM的有效降解率最高,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仔猪白痢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特别是6~12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通过中西医治疗,降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是规模猪场提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方法通过20个猪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